這一屆年輕人有多能熬夜?近6成青年入睡時間在23點以後
近六成受訪青年入睡時間在23點以後
夢多、睡眠淺和夜間易醒是年輕人中最常見的睡眠問題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如何能好好睡個覺”是困擾不少年輕人的問題,入睡難、多夢易醒等都是年輕人中常見的睡眠問題。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2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9.5%的受訪青年夜裏習慣了晚睡,入睡時間都在23點以後。夢多、睡眠淺、夜間易醒或淩晨早醒是年輕人中常見的睡眠問題。
59.5%受訪青年入睡時間在23點以後
今年29歲的胡博(化名)在北京一傢俬企任職,他介紹,自己很少在淩晨以前入睡,“每天下班回到家就8點多了,有時還沒吃飯,等收拾好,再看會兒電腦、手機,時間就不早了”。
自由職業者王晶(化名)一直被睡眠問題困擾。她感覺每天睡上9個小時都不夠,“每晚都在11點前入睡,早上8點起來仍然很費勁。如果是休息日,我能一直睡到上午10點”。
本次調查顯示,42.7%的受訪青年夜間睡眠時長為7-8小時,40.9%的受訪青年為6-7小時,8.5%的受訪青年達到8小時以上,夜間睡眠時長小于6小時的有7.9%。
根據醫學建議,人們在23點前入睡對身體健康有益。調查顯示,59.5%的受訪青年夜裏習慣了晚睡,入睡時間都在23點以後。具體來看,能在22點以前入睡的受訪青年僅佔5.2%,22點至23點入睡的佔35.3%,23點至淩晨入睡的佔42.4%,淩晨至淩晨1點的佔14.0%,淩晨1點以後的佔3.0%。
“我特別羨慕那些頭碰到枕頭就能睡著的人。”胡博感慨,雖然他睡得晚,但仍不能很快入睡,常常還要過半小時的時間。
本次調查顯示,11.1%的受訪青年入睡時長超過了30分鐘。
年輕人中夢多、睡眠淺、夜間易醒等睡眠問題常見
王晶説,她夜晚常常能醒兩三次,夢也非常多,“感覺都能上演幾部大戲了”,這導致她每天早晨起床非常困難,鬧鐘響過了眼睛仍然睜不開,“得冷水洗臉才能讓我更快清醒一點”。
與王晶正相反,胡博表示,當別人還在熟睡時,他已經非常清醒了,“每天早上5點多就醒了,之後就再難入睡。尤其冬天,早上5點鐘天還黑著,眼看著天兒越來越亮,有時會有一點焦慮”。
“我睡眠特別淺,稍微有些響動就會立刻醒來。現在租的房子隔音效果差,夜裏醒來是常有的事。”已經工作3年的劉澄娟(化名)説,她找室友都會先問問對方的作息習慣,“通常得等對方休息了我才安心睡下”。
數據顯示,42.2%的受訪青年感覺自己睡眠品質好,其中5.4%認為非常好。41.1%的受訪青年感到一般,16.6%直言睡眠品質差。
在大家面臨的睡眠問題上,夢多(46.0%)、睡眠淺(45.4%)最普遍,其他還有:夜間易醒或淩晨早醒(33.1%),入睡難(27.6%),難以完全放鬆(25.3%),睡眠時間短(18.2%)。
把工作和睡覺的時間安排妥當,是一個高素質人才應該做到的
胡博感慨,晚上睡得晚、早上醒得早,這導致他一到上午辦公時間,就開始犯困,提不起精神,有時還影響情緒,“晚睡早醒,工作效率低,就會形成惡性迴圈”。
王晶説,睡眠差很容易讓她打亂原本的計劃,“有時夜裏睡不好,第二天的效率就會非常低。為了提高效率,我寧願早上晚起補會兒覺,但第二天的事項安排,有部分也只能推遲”。
睡眠品質差帶來哪些影響?59.2%的受訪青年坦言易感到疲勞睏倦,49.2%的受訪青年做事效率降低,注意力難集中,41.9%的受訪青年存在頭暈、內分泌紊亂等身體問題。其他還有:情緒不穩定,易煩躁、焦慮等(41.0%),眼袋、臉色暗沉等皮膚問題(34.9%),記憶力減退(27.3%),脫髮加重(22.9%)。
河北省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張曉偉表示,睡眠品質比較差,帶來的健康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是身體上的。會造成機體免疫功能的下降,容易得感冒或支氣管炎、肺炎,和一些腸道炎症性疾病,還容易導致一些癌症的高發;第二是精神上的。比如情緒上容易激惹、易怒、煩躁。
“我在不同的場合反覆説過,現在最大的炫富不是掙了多少錢、買了幾輛車,而是有個好身體。”對於未來年輕人睡眠問題能否得到改善,張曉偉很有信心。“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足見國家已經非常重視。而作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我相信大家一旦樹立起責任意識,隨著健康知識的不斷普及,年輕人熬夜、睡眠差的問題會有很大改善”。
針對年輕人自身,張曉偉建議,第一就是多接受健康教育,樹立一個健康的責任意識。第二是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日常工作,做到飲食有節、勞作有序、起居有常。“最後一點,提高綜合能力。工作是你的能力,睡覺同樣也是能力。能把工作和睡覺的時間安排得妥當,這是一個高素質人才應該做到的。一個成功的人,更多的應該是獲得一個高品質的生活,其中就包括高品質的睡眠”。
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王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