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勤洗手可預防多種疾病,但新北市衛生局調查顯示,民眾如廁後的洗手習慣,平均僅3.5秒,約只能洗掉1/4的細菌。
新北市衛生局表示,正確的洗手5步驟依序為濕、搓、衝、捧、擦,時間約40秒至60秒,若時間過短或未用肥皂,病菌容易殘留手上,成為散播腸病毒的溫床。
這項調查是新北市衛生局于4月3日及8日,在轄內公園記錄190名民眾如廁後洗手習慣,其中有17%廁後沒洗手;洗手者有8成2未使用肥皂或洗手乳。
調查顯示,青壯年的洗手習慣最差,平均不到3秒鐘,幾乎上完廁所,手沾濕就閃人,有洗幾乎等於沒有洗。
衛生局檢驗科指出,如廁後洗手前的菌落數培養結果為791,洗手3.5秒(僅沖水)的菌落數為195,而正確洗手後的菌落數為1。
所謂菌落數是指當單一的活細菌被移植至培養基平板,經分裂後,會形成1個菌落。每1個活細菌,是由1個菌落形成單位(Colony forming unit;簡稱CFU)所代表。
此外,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長李佳琪説,民眾可在家泡製簡易有效的漂白水,將2000毫升的寶特空瓶裝滿清水,再加入約1湯匙(20毫升)市售漂白水,即可擦拭清潔玩具、地板、桌椅等,防止腸病毒傳染。
[責任編輯:朱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