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專論文章指出,北京APEC峰會留給海峽兩岸諸多思考空間。兩岸不僅需要在政治上進一步增進互信、相向而行,而且也需要在經貿合作領域把握機遇,深化合作,積極應對全球自由貿易浪潮。
專論摘編如下:
今次APEC峰會,最為世人矚目的當屬推動亞太自貿區(FTAAP)的發展路徑建構進程,以實現亞太地區投資、貿易自由化,加速本地區經貿一體化進程,推動整體亞太經濟的進一步提升與成長。從兩岸經貿關係來看,FTAAP的加速推進,顯然也為兩岸經濟的提升創造了新的機遇,如何實現兩岸經濟在新的區域經濟整合進程中效益最大化,如何把握並利用這一契機,實現兩岸經濟更大的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是兩岸面臨的重要課題。
幾乎就在APEC峰會舉行的同時,中國大陸與韓國完成了自貿(FTA)實質性談判,中韓有望在明年年初實現貿易自由化,這對臺灣經濟來講構成了相當大的挑戰。繼中韓完成FTA之後,中國大陸與澳大利亞也于本月17日完成FTA實質性談判,中澳FTA生效後,最終大陸所有輸澳産品都可降到零關稅,而澳洲也將有95%産品降至零關稅。大陸經濟主動“走出去”的腳步已然越來越快,對外開放更加堅定有力。而反觀臺灣,受制于島內政治因素的捆綁,兩岸服貿協議仍然躺在“立法院”,沒有任何鬆動的跡象。而兩岸ECFA後續商談,包括貨品貿易談判,也因此大受影響,前景未定。
面對這樣的形勢,近日來臺灣業界及媒體紛紛聚焦中韓FTA對臺灣經濟發展的影響,普遍對臺灣經濟未來發展抱持憂慮的態度。與此同時,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的“九合一”地方選舉即將舉行,島內政治選舉的因素將為兩岸關係,特別是臺灣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頗為引人關注。
最近,為了拉抬選情,國民黨在馬英九指示下,不斷推出文宣強打“經濟牌”,全面宣傳中韓FTA可能造成臺灣經濟發展的衝擊與嚴重影響。馬英九同時指示受影響的10多個縣市的黨籍縣市長候選人應要求對手錶態是否支援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及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以期爭取“經濟選民”的選票。臺灣“經濟部長”杜紫軍就指出,中韓FTA一旦生效實施,臺灣的中小企業受創將最為嚴重,而臺灣的企業又有90%屬於中小企業。擺在臺灣面前的內外形勢已經相當嚴峻。
藍營在“九合一”選舉倒計時階段主打“經濟牌”,已經充分表明,執政的國民黨要想鞏固執政地位,就不可能忽視全球經濟自由化浪潮對臺灣的衝擊與影響,更不可能不顧眾多臺灣中小企業及普通百姓的民生與發展。選舉重要,經濟與民生更重要。此前,臺灣是“政治綁架經濟”,而現在,臺灣已經到了“經濟促政治”的關鍵時刻。
為了拉抬經濟,臺灣曾多次表示要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融入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中來,為臺灣經濟發展創造新的機會與動能。就在北京APEC峰會期間,蕭萬長率團與會,並與習近平總書記會面。兩岸高層就兩岸關係進行了坦誠的商談,達成了多項重要共識。兩岸領導人除了重申“九二共識”作為兩岸關係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政治基礎外,也達成了要進一步推動兩岸交流,深化兩岸經貿合作,不斷造福兩岸人民的重要共識。
[ 責任編輯: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