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老樹新芽增秀色 渤海靺鞨繡驚艷網媒記者(組圖)

2015年08月21日 21:0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渤海靺鞨繡臺灣桃園作品展(台灣網 王文英 攝)

  渤海靺鞨繡臺灣桃園作品展(台灣網 王文英 攝)

  台灣網8月21日牡丹江訊(記者 王文英) 俗話説“南有蘇繡北有靺鞨繡”,渤海靺鞨繡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表現手法多樣,表達內容豐富。今天下午,參加“第九屆全國網路媒體龍江行”的全國網媒記者團牡丹江小分隊一行來到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通過靺鞨繡傳人的的詳細介紹和欣賞各類作品,了解到了這一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紛紛驚嘆其巧奪天工的複雜工藝和瑰麗神奇的表現手法。

  據渤海靺鞨繡傳人介紹,渤海靺鞨繡起源於距今1300年前的渤海國靺鞨刺繡針法,是以牡丹江為中心的東北地區滿族刺繡品的總稱,它是靺鞨、女真、滿族刺繡的民間藝術,該工藝從傳承到開發融入了東北獨特的山地文化,將現代攝影技術與傳統的東北三角針技術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傳遞出一種粗獷豪放的藝術特色。

  據了解,渤海靺鞨繡有兩個突出特色。特點之一為用料獨特,渤海靺鞨繡所用的蠶絲為中國北方特有的柞蠶絲,東寧等地的養蠶基地,為靺鞨繡提供了優質的底料。特點之二為用針特殊,叫做雞爪針,針腳比較大,形態類似雞爪。靺鞨繡第四代承傳人孫艷玲在承傳過程中改良了針法,現稱為三角針,針法類似三角形,形態類似五角星,針法由大到小,四至八層疊加,絲絲並股參色,使其呈現立體感極強的刺繡藝術作品,使渤海靺鞨繡在技藝上重新煥發出青春和活力。由於作為傳承針法的三角針尤其適合油畫的刺繡,因此渤海靺鞨繡也被稱為“刺繡中的油畫”。

  據介紹,渤海靺鞨繡曾多次遠赴包括臺灣在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展出,受到當地藝術愛好者的熱烈歡迎。其中一幅代表作品《母親》,在臺灣以85萬元的高價被私人收藏。(完)

渤海靺鞨繡傳人向記者團介紹刺繡作品(台灣網 王文英 攝)

渤海靺鞨繡傳人向記者團介紹刺繡作品(台灣網 王文英 攝)

渤海靺鞨繡作品(台灣網 王文英 攝)

渤海靺鞨繡作品(台灣網 王文英 攝)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