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玉麗總結道,美國重返亞太的“再平衡戰略”,美國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態度、策略和措施,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臺灣執政當局和在野黨對“一帶一路”的考慮、政策調整和態勢,也勢必影響兩岸在一帶一路戰略下進行合作的方式、廣度、深度和進程。
單玉麗還指出,臺灣政治生態多舛對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挑戰。她説,長期以來,兩岸經濟合作不斷拓展,尤其是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階段,兩岸經濟、文化、社會等多領域的交流合作取得顯著成績,兩岸經貿合作趨向正常化、制度化。在政治領域也開始探索打破政治僵局的可行路徑,推動兩岸民間開展政治對話。但與此同時,兩岸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互信不足,制約了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
單玉麗説,“亞投行”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大步驟,是與“一帶一路”齊頭並進的金融機制。大陸發起設立“亞投行”的主要目的是為“一帶一路”沿線有關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援,促進經濟合作。各國對“亞投行”所帶來的巨大商機十分清楚,因此,對加入創始成員趨之若鶩。日本因誤判形勢,未能成為創始會員而懊惱,連美國也轉變態度。臺灣當局及有識之士也深刻認識到“亞投行”對臺灣的重大意義,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在高層會議中説,現在不舉手,未來恐怕連發言機會都沒有。臺灣業界認為,臺灣沒有理由錯過這一重大機遇。由於臺灣現階段沒有出現在“一帶一路”或其金融機制的舞臺上,臺灣應避免自己把自己“理所當然”地劃在範圍之外。如果臺灣能夠參加亞投行或絲路基金,就可以與外部有更多交流和往來,而臺灣也不再是對美國亦步亦趨,這勢必使得兩岸關係隨之發生變化。
單玉麗指出,有識之士一致認為,對臺灣而言,加入亞投行是一個機會,可以避免被阻絕於即將形成的歐亞金融體系之外,可以融入區域經濟整合,避免被邊緣化,更可以為臺灣的“悶經濟”找到“翻轉”的新動力與新出路。對於臺灣加入亞投行的重要意義,在已有普遍認知的情況下,“臺獨”勢力仍挑起抗議烽煙,把臺灣自絕於外。一些人又為反對而反對,在臺北上演了反對臺灣申請加入亞投行的對抗性一幕,再次把臺灣“民主化”推向“民粹”極端化。臺灣民進黨與泛綠陣營“逢中必反”、“逢馬必反”成為常態,少數人綁架多數人,民粹綁架民主,政治綁架經濟的狀況勢必嚴重阻礙兩岸經濟關係發展。
單玉麗説,未來兩岸應該構建一個怎樣的合作機制,如何確保合作機制不為臺灣政黨之爭、意識形態之爭、民粹思維所綁架;臺灣在“一帶一路”多邊合作機制中發揮怎樣的作用;以及在臺灣政黨輪替成為常態情形下,兩岸如何鞏固和發展已有的經濟合作關係,如何處理好雙方和多邊合作的關係等等,都面臨新的挑戰。
[ 責任編輯:李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