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一、陳星:試析習近平民族復興視野中的國家統一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對臺工作與對臺政策上展現了新一代領導集體的政治魄力,與時俱進、大膽創新,其中將國家統一理論放到民族復興視野中展開,是對臺政策的繼承與發展,也是習近平對臺思想的重要創新,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徵。
民族復興與兩岸共圓中國夢
在習總書記的對臺思想和論述中,對兩岸關係的思考是放在整個民族復興的整體戰略中展開的。習總書記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華民族在探尋民族復興強盛之道的過程中飽經苦難滄桑。‘統則強、分必亂’,這是一條歷史規律。”在習近平總書記對臺思想的設計中,從歷史更疊和治亂興衰的高度出發,將國家統一納入民族復興的戰略規劃。
在民族復興的戰略目標譜係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兩岸同胞前途命運緊密相連。臺灣的前途繫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的福祉離不開中華民族的強盛。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對臺灣來説,這是福音、是歷史機遇。”民族復興戰略目標的實現與國家統一戰略目標的實現在長期來看是一個共時性存在,兩者是一個融合式變遷的過程,相互滲透,互相影響。從這個角度上説,國家統一於民族復興是一個重要問題,不過緊急性則視兩岸關係的情境而定,在兩岸關係保持相對穩定並在不出現“臺獨”事變的情況下,是一個相對不緊急的問題。一旦“臺獨”勢力分裂活動突破底線,加速推動“臺灣獨立”,則國家統一將變成一個重要且緊急的問題,其解決的緊迫性會空前增加,在民族復興戰略譜係中的位置也會相應改變。
“共圓中國夢”是民族復興視角下國家統一問題的具體表述。習近平強調,“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追求。中國夢既是國家、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兩岸同胞在內的每個中華兒女的夢,同我們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緊密相連。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兩岸同胞從來都是命運相連、榮辱與共的。”推動兩岸共同繁榮並在共同繁榮中實現國家統一是國家統一的最優的應然路徑。共圓中國夢論述下的國家統一最起碼涵蓋了幾個方面的意涵,一是國家統一于兩岸繁榮相輔相成,二是國家統一與兩岸民眾每個人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連,三是兩岸同胞命運休戚與共,無法分割,推動兩岸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攜手推進,是兩岸人民共同的責任,也是共同的追求。上述三個層面的內涵彼此關聯,相互推動,共同構成了民族復興視野中國家統一論述的基本內容。
實現兩岸共圓中國夢的關鍵,在於大陸保證自身的發展,並在發展過程中通過一系列制度設計,推動兩岸交流,實現兩岸關係的融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根本上説,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我們要保持自身發展勢頭,同時採取正確政策措施做好臺灣工作。”大陸自身的發展進步是國家統一的具有決定性的核心因素,這一方面在於大陸自身的發展是兩岸繁榮的應有之義,另一方面則在於只有大陸自身發展良好,才能更廣泛更深入地照顧臺灣同胞的利益,才能更有力地遏制和打擊“臺獨”勢力,保證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共圓中國夢”就是共用整個國家發展的成果,共圓中國夢的前提就是保持兩岸的和平發展以及共同走向繁榮。只有如此,兩岸的融合發展才能良性向前推進。
兩岸實現融合發展和實現民族復興必須堅決打擊破壞勢力,具體而言就是要堅持“九二共識”並堅決打擊“臺獨”勢力的分裂活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九二共識’經過兩岸有關方面明確的授權認可,得到兩岸民意廣泛支援。‘九二共識’之所以重要,在於它體現了一個中國原則,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反對“臺獨”與堅持“九二共識”是一體兩面的關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九二共識”“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行穩致遠的關鍵。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我們將持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拉進同胞心靈距離,增強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臺灣島內長期存在“臺獨”勢力,而且現在這個政黨還在臺上並獲得了相當一部分民眾的支援,所以反“臺獨”是國家統一路徑設計中的重要一環。“臺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仍然是對臺海和平的現實威脅,必須繼續反對和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主張和活動,不能有任何妥協。只有成功遏制“臺獨”勢力的發展才能保證兩岸的大局穩定,在此基礎上兩岸各個領域的交流才能順利展開,民族復興大業才能更快實現。
融合發展與“兩岸一家親”
民族復興視野中的國家統一強調以兩岸良性互動形塑兩岸民眾的共同生活經歷以及共同的價值基礎。“融合發展”是習近平對臺思想中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和國家統一的重要路徑。融合發展是習總書記和大陸對臺政策裏提得比較多的概念,是在“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和反“臺獨”基礎上提出的解決兩岸關係的具體路徑和方法。在融合發展基礎上逐步加深的兩岸一家親的情感聯結,是國家統一的必經之路。
兩岸關係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經濟的融合。習近平總書記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前景廣闊,應該繼續開拓進取。大陸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將為兩岸經濟合作帶來強勁動力和有利條件。經濟融合有利兩岸互利雙贏,任何時候都不應受到干擾。經濟交流與合作是兩岸互動中最為基礎的內容,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的規模擴大及深度、廣度增加為兩岸經濟融合提供了基礎。同時,經濟融合對兩岸民生、特別是臺灣民生影響甚大,推動經濟融合發展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兩岸關係發展目標訴求。故而經濟融合是兩岸融合發展中最為基礎的部分。
融合發展的另一重要內容是兩岸互動中的社會融合,主要涉及共同生活經驗的培育。在經濟融合的基礎上,推動社會融合是融合發展的重要訴求,社會融合涵蓋了情感、文化、生活等各個層面,“兩岸開展經濟合作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秉持互利雙贏,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隨著經濟融合的推進,兩岸民眾交流日益增多,生活之間的交集也日益增加,兩岸民眾共同生活的機會和共同生活經歷也相應增加。目前兩岸之間日益增加的定居、通婚現象,和兩岸民眾經濟聯繫加強、共同生活經歷增加一起,共同推動了兩岸社會融合發展不斷向前推進。兩岸社會融合強度增加是兩岸民眾隨著經濟發展的不斷推進、交流與合作不斷增加而逐步改變互動方式的自然結果。
情感和心靈的融合是融合發展的高級階段,是在前兩個階段發展基礎上的昇華與提高。習近平總書記説,“兩岸交流,歸根到底是人與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靈溝通。兩岸同胞要以心相交、尊重差異、增進理解,不斷增強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可以看出,融合發展是在交流的基礎上形成兩岸之間的心靈契合,雙方沒有敵意,在經濟上依存,達到共生共榮的局面。
當然,兩岸問題歷時日久,實現融合發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融合發展的關鍵在於兩岸在共識的基礎上建立互信,進而擴大交流與溝通,形成“兩岸一家親”的精神格局。習近平總書記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任重道遠,需要加深兩岸同胞相互信任。同胞有了互信,很多難題就容易找到解決辦法。我們要積極創造條件,擴大兩岸各界各階層民眾的接觸面,面對面溝通,心與心交流,不斷增進理解,拉近心理距離。對於這個問題的長期性,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出相關論述時顯然有著充分的考慮,“世界上的很多問題,解決起來都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但只要談著就有希望。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相信,兩岸中國人有智慧找出解決問題的鑰匙來。”融合發展是一個不斷累積互信與共同生活經歷以及共同價值觀的過程,也是兩岸民眾共同參與民族復興大業並增強凝聚力的過程,只要兩岸保持和平發展的基本道路,前景可期。
強化人文關懷,推動民族復興大業
在國家統一於民族復興協同共進的視野下,兩岸交流等具體層面的現象顯然具有了更深層的意涵。此一視角下的兩岸交流更加強調兩岸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習近平總書記説,“臺灣同胞因自己的歷史遭遇和社會環境,有著特定的心態。我們完全理解臺灣同胞的心情。熨平心理創傷需要親情,解決現實問題需要親情,我們有耐心,但更有信心。親情不僅能療傷止痛、化解心結,而且能實現心靈契合。我們尊重臺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也願意首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歷史不能選擇,但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同時習總書記也指出,“臺灣同胞也需要更多了解和理解大陸13億同胞的感受和心態,尊重大陸同胞的選擇和追求。”互信的建立及加強是兩岸交流深化的基礎,而互信的建立與深化關鍵在於兩岸之間的相互體諒與理解,兩岸命運共同體及其情感的建立與加強則在於交流的擴大、共同生活經歷的增加以及共同價值觀的建立,這些問題均需要在整個民族復興的過程中以強化交流的方式逐步解決。
在民族復興的高度上論述國家統一問題,人文關懷的訴求得到了充分展現。在習近平對臺思想體系中,人文關懷是最深層的價值核心。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時説,“我們為推動兩岸關係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實現兩岸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兩岸關係形勢越是複雜嚴峻,國共兩黨越是要為民謀利,準確把握兩岸社情民意脈動,開好解決兩岸同胞尤其是基層民眾需求的方子,創新方式,深入基層,帶動更多民眾參與到兩岸交流中來。我們將一如既往為廣大臺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只要是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和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事,只要是有利於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事,國共兩黨都應該盡最大努力去做,並把好事辦好。”在人文關懷的視角下,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國家統一的實現是與民眾的福祉緊密關聯在一起的,而習近平對臺思想一個重要的關切點就在於國際統一事業的實現與民眾福祉的契合。
民族復興視野中的國家統一論述進一步清晰了國家統一的動力系統,強調了國家統一的內生動力來源於兩岸民眾的支援以及對共同願景的期盼。習近平總書記認為,兩岸關係發展、臺灣同胞前途繫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岸同胞都是民族復興的參與者、推動者、獲益者。我相信,兩岸同胞願望不可違,民族復興大勢不可擋。同時,兩岸同胞共同參與民族復興大業,其自然結果就是不斷加強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內聚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透過近代歷史風雲,兩岸同胞深刻體會到,大陸和臺灣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我們的命運從來都是緊緊連在一起的。國家強大、民族強盛,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每一個中國人生存、發展、尊嚴的保障。”兩岸命運共同體認知的強化無疑會生發出國家統一的內生動力,使國家統一動力系統得到強化。重置後的國家統一動力系統將兩岸民眾的福祉及兩岸的融合發展放在更加核心的位置,兩岸民眾都是國家統一的參與者,也是國家發展成果的共用者。這一思考路徑事實上完成了民眾、兩岸、國家統一以及民族復興的邏輯聯結,使國家統一理論更加完整並更具針對性。
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面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新情況,針對兩岸關係發展中的新問題,結合對臺工作實踐,提出了“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共圓中國夢”、“國家統一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等服務於國家統一於民族復興戰略目標的新論述,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對臺重要思想體系,引導著兩岸關係正確的發展方向,必將對兩岸關係産生極大的推動作用。(李維一,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陳星,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臺港澳法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