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儉樸是我們美德的可靠衛士

2017年11月07日 15:43:07來源:台灣網

  節儉在我國是一種傳統美德和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節儉精神具體來説,就是指堅持不懈的儉樸、儉省,堅決發揚避免不必要的浪費的精神。歷史和經驗證明,通過節儉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

  諸葛亮在《誡子篇》中説:“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弘一法師李淑同在《格言別錄》中説:“惟儉可以惜福,惟儉可以養廉”。兩位賢人把節儉提到了培養品德、廉潔的高度,可見節儉對一個人來説確實十分重要。

  自黨的八項規定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執行以來,“黨政機關講排場、比闊氣、大手大腳、奢侈浪費現象特別是公款吃喝、違規配車、公款旅遊、修建豪華樓堂館所、大搞節慶論壇活動”幾乎絕跡。單位的節儉已經取得很好成效。對於國家公職人員個人而言特別是年青同志在節儉方面還需加強認識。向他們提倡節儉,從小事做起應該成為各單位黨組織必須教育引導宣傳的內容。節儉既是個人生活習慣也是生活作風問題,馬虎不得。年青同志應懂得節儉的重要性,懂得在相對收入較低的情況下,節儉也是一筆很大的收入。

  節儉不是吝嗇。該用的還是要用,不該用的,儘量節制;該大方的時候,要大方,該小氣的時候,要小氣。譬如,為了自己認定的目標和理想(當然是絕大多數認為正確的目標和理想),就要全身心的投入,花再多的錢也不再所不辭。再譬如説,把平時精打細算、省吃儉用、節衣縮食剩餘下來的錢用來孝順父母,用來花在學習知識上面(比如説買書),這錢就用在了刀刃上,花得就值。這些方面花錢就要大方,不能小氣。

  節儉一方面可以傳統我們的美德,另一方面可以積少成多積累一筆可觀財富。正所謂,“與其卑躬屈節以求小利還不如減少零星的花費較為得體。不節儉,誰也富不了;節儉的人很少受窮。”希望青年同志能從骨子裏面有這種精神 ,在生活中身體力行。(台灣網網友:彭宇)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