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春耕農活忙碌的季節,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使用的農具也送到了王玉孝的家中。在這名80歲的老鐵匠手裏,經過一番敲敲打打,農具又煥然一新。老王是新中國成立後延慶第一批學習鐵匠活的師傅,隨著打鐵手藝的逐漸沒落,恐怕他也是最後一批老鐵匠了。手藝得以傳承,是他這輩子最大的心願。當地政府正整理鐵匠王玉孝的文字書面材料及照片和視頻資料,打算申報縣一級和市一級的非遺項目。(2015年4月7日《法制晚報》)
老王説,上世紀90年代前,鐵活生意每天基本閒不住。但現在,基本三四天湊夠一批活後才開次爐灶。他曾收了幾個徒弟,但都因收入不高又累而改行,家裏孩子也因打鐵掙不到錢而選擇了進城打工。紅紅火火了50多年的鐵匠爐因後繼無人將面臨熄滅,令人惋惜。
由此讓筆者想到中國大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産一直面臨的“傳承無人”的問題。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為一種活態文化,它是不能離開傳承人而獨立存在的。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靈魂所在,如果沒有傳承人,非物質文化遺産就會消失。作家馮驥才也説過,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十分脆弱的,往往是“人死藝亡”。
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工作在中國逐漸引起重視。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認公佈了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共1517項非物質文化遺産,中央財政對代表性傳承人提供傳習補貼,中國政府還決定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文化遺産日”。
中國政府正在逐漸地完善政策和制度規範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在社會地位、經濟保障、專業技術資格等方面給予傳承人支援和保障。應該讓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市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自身的價值。在政府的適當的有效干預下,激發了傳承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積極性,並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原生態性、民間性與真實性,讓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産生生不息,永遠發展。(台灣網網友:王祖悅)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