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11點49分,央視在播出義大利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報道時,將米開朗基羅著名雕像大衛阿波羅生殖器部位打開工賽克。對此,有網友認為打馬賽克不尊重藝術品,質疑“誰在遮誰的醜”。下午15點54分,央視復播該新聞時,大衛阿波羅身上的馬賽克已經被去除。(7月10日《東方衛報》)
世界著名雕塑霎時變得“羞羞臉”,一時間引來網友熱議,多數網友對央視此舉不以為然,但也有不少網友覺得央視的做法“不可思議”。其實,央視給裸體雕像打馬賽克的行為邏輯並非“不可思議”。在播出影響方面,國家仍有諸多限制,儘管已經過時,但存在就必須遵守,尤其是作為一個具有獨特影響力的新聞機構。
給裸體雕像打馬賽克,或許是基於兩種考慮,一者,赤裸裸地呈現雕像原貌,有可能會因觸及相關管理規定而受到懲罰,二者,觀眾的審美情趣怎樣,會不會因此而受到負面影響,比如藝術成了一些人眼裏的低俗宣傳,等等,相關方面不敢妄下論斷。因此,與其到頭來受到相關部門的處罰,或者被觀眾指摘,倒不如用馬賽克遮掩過去。
然而,事實證明,給裸體雕像打馬賽克的做法正好適得其反。節目播出後不久,觀眾的批評和質疑就迎頭而來。這是因為,關於裸露的藝術品,內心乾淨的人看到雕塑之美,而有低級趣味的人看什麼都會是少兒不宜。對於雕像這類藝術品,稍具常識的人都不會用低俗的眼光去審視,實際上,在博物館展出時,也沒有對人的年齡進行限制。
此外,在觀眾的壓力之下,央視重播後去掉馬賽克,也未見因此而受到相關部門的懲罰。由此可見,央視真的多慮了,而這也反映出央視存在的弊端,一方面是把過時的限制看得太過神聖,缺乏挑戰的勇氣,另一方面是缺乏對觀眾的認識和了解,尤其是觀眾審美觀的了解,仍習慣於以高居在上的姿態,判斷觀眾的需求。
所幸,觀眾的質疑和批評得到了重視,由首播打馬賽克到重播不打馬賽克,無疑是一種進步。但這顯然與觀眾的期待還相距甚遠,更重要的是,央視應該就此進行反思,在播出機制上要敢於創新、勇於挑戰過時的條條框框,充分尊重藝術的完整性,更多地尊重觀眾的審美需求和現實需求,如此,才能贏得更多觀眾的尊重和歡迎,真正樹立起應有的影響力。(台灣網網友 禹海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