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生死場》復排但願遠水能解近渴

時間:2015-07-16 13:54   來源:京華時報

  原標題:《生死場》復排但願遠水能解近渴

  從《生死場》復排消息傳出後觀眾的熱切關注,到《生死場》復排正式演出後觀眾的廣泛讚譽,我們已經能夠理解為什麼這部于16年前首演的作品,會被很多觀眾口耳相傳為導演田沁鑫的巔峰之作。

  該劇改編自蕭紅24歲寫就的小説《生死場》,劇情以哈爾濱近郊某農村為背景,描寫九一八事變前後,當地村民和他們視為珍寶的土地,以及牲口的故事。魯迅先生曾評價這部作品,是“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小説把握住了農業社會的特徵和農民所奉承的道德價值觀念,注重向著民眾的愚昧而寫作。但華夏文化繁育的生命精神,卻已力透紙背呈現出來。

  我因為年輕,無緣親歷該劇1999年的首演,但與網上廣泛流傳的該劇2004年版視頻相比較,除了飾演個別角色的演員有了更換,未更換的演員因年齡增長而表演力量感略顯變弱外,該劇今年的復排版基本與11年前沒有差別,甚至全劇最後那可待商榷的呼喊口號式的強行拔高,都得到了原封不動的保留。這種“原封不動”的思路,國家話劇院這兩年在復排查明哲1997年導演的《死無葬身之地》、王曉鷹2002年導演的《薩勒姆的女巫》等劇院經典時,便已向觀眾有所展現。

  一所劇院成熟的標誌,其中之一即是劇院既往的經典作品能夠每隔一段時間便得以復排,進而使其晉陞為劇院的保留劇目。雖然可能“原封不動”確實會被論者指摘為“故步自封”,但反過來説,“原封不動”或許也可被解讀為“追念歷史”。因為當創作者與觀眾歷經多年再次與昔日經典相遇,那些記憶深處的華彩鏡頭再度復現時,這樣的追問會被提出:昔日經典在當下時代是否需要新的評鑒,時間到底將這部作品淘洗出了哪些歷久彌新的優點與可能落伍於時代的缺點?尤其是當創作者的藝術特點和水準與當年已然大不一樣時,昔日與當下便會形成頗可玩味的對比,上述追問也就變得更為重要。

  有別於年初關於“復排版《薩勒姆的女巫》的二度處理是否已經過時”的爭論,復排版《生死場》帶給我們的時代代溝其實並不強烈,甚至16年前該劇大獲成功的很多原因,放在當下中國的戲劇舞臺,仍會顯得難能可貴。譬如該劇對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做出了文學性同樣不俗的改編,導演手法讓該劇在“空的空間”(只有演員和示意性的布景)中自如而犀利地跳轉于虛實之間,該劇演員臺詞、調度、肢體的力量感也得到了充分的開掘與揮灑等等。關於如上這些,16年間已有太多評論和研究做出過剖析與闡釋,本文無需贅言。我只想著重強調的是,《生死場》所抵達的美學境界,是一種極其中式的“無為勝有為”的留白,時至今日仍十分難能可貴。無論是文本的緊湊,還是舞臺的簡約,抑或表演的凝練,《生死場》都讓我們強烈地感覺到創作者是篤行了“可精準便不冗余”,“每一秒戲都要打在痛處、經得起推敲”的創作思想。

  反觀當下中國的很多戲劇舞臺,甚至是田沁鑫自己的不少近作,那曾經的留白美學,都已經被繁碎的臺詞、冗贅的形式、浮誇的表演所肢解。如此兩相對比,復排《生死場》的意義便更加昭然。畢竟《生死場》再成功,也已定格于16年前。引昔日之遠水,希望終歸還是為了解今日的近渴。(奚牧涼)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