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與大學的“面子”

時間:2015-07-02 11: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直以來兩所國內頂尖高校暗流涌動的競爭,終於在今年的招生季全面爆發,引發全民圍觀。

  緣何如此?歸納各路媒體分析,“分數線”的高下與招收“狀元”數量的比拼,是導火索。在“鬥士們”的眼中,分數線的高下事關高校能否招到一流的人才,事關學校的地位和聲譽,當為榮譽而戰。

  可是,你的分數線比我高一分,我招到的“狀元”數比你多一個,有那麼重要嗎?

  問題顯然戳到要害。是呀,放眼人才培養的漫漫長路、放眼兩所高校深厚的百年積澱,某一年在某省招生線高一兩分,真那麼重要嗎?高考分數就決定了是否為一流人才嗎?狀元一定是一流人才嗎?

  答案顯而易見。因此,所謂“為榮譽而戰”,即大學的“面子”,或許才是根源所在。

  是的,不知從何時起,招生分數竟成了大學虛榮的“面子”。

  究其原因,媒體“功”不可沒。每到發榜時,將高校的狀元、錄取分數線進行比較,是媒體的“必修課”。記得兩年前,一則新聞稱北大在京文科錄取分數線比清華低10分,引發一片譁然。可稍具常識的人都知道,清華文科當年在京一批計劃僅8人,而北大為72人,兩校規模和計劃相差巨大,分數線相比毫無意義,也無關生源品質。

  高校本身也難辭其咎。儘管多年來高校一再呼籲擴大辦學自主權與招生自主權,呼籲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但翻閱多所高校的宣傳資料,“文理科各省高考前十名的數量及高分考生的比例均處全國各高校前列或首位”依然是各高校招生時最依仗的武器。中國高等教育已發展百餘年,但似乎直到今天,我們的大學仍未找到科學、理性地評價彼此、評價自身的標準與自信。

  大學招生,茲事體大。畢竟,一流的大學需要一流的生源。而且放眼全球,競爭優秀生源,世界一流高校也概莫如此。但如何定義優秀生源以及如何修煉內功,提升高校辦學理念與水準,吸引到優秀生源,就需要考驗大學的真本事了。而這,才是高校在著眼招生“面子”的同時,該用心琢磨的致力於內涵提升的“裏子”。

  期待這樣的招生圖景:有一天,大學和媒體都不再圍著“狀元”轉,高分考生未必是高校最心儀的對象,對於大學來説,要找尋的是最適合的考生,而不是考分最高的考生。對於考生來説,要找尋的是真正適合自己興趣與特長的專業方向,而不是所謂“排名”靠前的學校。

  看淡“面子”,提升“裏子”,對於中國的大學和考生來説,路都還很長。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