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開啟在即,卻忽然傳出經費緊張的消息,新聞寫得雷聲大雨點小——“由於經費緊張,今年青戲節沒有做新聞發佈會……”看得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仿佛經費的使用主體是一場聲勢浩大的新聞發佈會一般。
缺錢的命題確實在今年被一次又一次地挂在戲劇活動家們的嘴邊:林兆華戲劇邀請展缺錢,南鑼鼓巷戲劇節缺錢,現在到了青戲節,還是缺錢。大家都在哭窮,但是窮的原因不盡相同。林兆華戲劇邀請展需要錢,是因為請來的演出陣容強大,構造複雜,院團專業,大到舞美的構造、主創陣容的龐大,小到一盞燈的規格、一個精密道具的運輸。林兆華的“窮”背後拖曳著一個巨大的“貴”,貴在品質貴在精緻。他的名字就是一張金字招牌,讓人可以理解其甄選的嚴格造成的費錢局面。
南鑼鼓巷戲劇節缺錢,因為攤子鋪得太大,野心和專心並存,窮到骨頭裏了,不得已採用了眾籌的方式,窮途末路,背水一戰,絕地反擊。到最後幾乎演變成了屬於主辦者個人的理想主義的堅守姿態。
而今,已經做了5年勢頭不斷上升的青戲節忽然也爆出了缺錢的新聞,就讓人不禁開始對當下戲劇創作的境況産生疑惑。經費的縮減對劇組和創作者的直接影響在哪?以往資金充裕的時候,是否就對創作起到了實際有效的促進?做一齣精彩的小戲到底需要多少經費?一部作品的品質和經費關係幾多?除了錢,我們是不是還能聊一些其他的事情?
竊以為,我們還有太多缺憾和不堪,比“窮”這件事更值得好好哭一哭。藝術創作的邊界並不是用鈔票構建的,對自我突破的設定也不應該由金錢來決定。作為觀眾,不會因為資金缺乏而降低對作品品質的要求。説到底,一場戲劇演出、一次戲劇節是否成功,是否能在人們心中留下震顫的餘音,和它背後的物質付出有多少直接的關係,我很懷疑。一塊璞玉渾金方顯本質純良,一垛乾草遇火能熊熊燃燒,我們又怎麼去判斷哪一種更具藝術的天性?
缺錢不是新聞,缺錢還能做出好東西,才值得被談論。(呂彥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