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諾貝爾文學獎18位終身評委之一,也是諾貝爾獎評委中唯一深諳中國文化的漢學家馬悅然攜妻子陳文芬抵達上海,首次與國內媒體的對話,又一次説到一名山東幹部對他進行公關活動,以期獲得諾獎的“故事”(10月22日人民網)。
馬悅然説道:“有位山東的文化幹部半年之前給我寄了很多畫、古書,還説他本人很闊,獎金我可以留下,名譽歸他,我都退回去了。後來發現,他開始給瑞典學院諾貝爾獎小組主席寫信了。”此前馬悅然也説過,“一位山東的文化幹部在兩年之內給我寫過18封信”。
對於這樣一位“很闊”的“山東文化幹部”,我首先有一個情緒化的想法:找出這個人,通過輿論譴責,通過領導教育,讓他停止這種無恥行為。因為這種做法很讓中國人丟臉。
不過,馬悅然對山東幹部搞公關、買諾獎的做法很驚奇,在我們看來,卻不怎麼出人意料,或者“凡是現實的,都是合理的”,事情的發生自有道理。
一方面,從主觀原因説,中國這麼大,人這麼多,出幾個奇怪人物並不奇怪。比如,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人,寫過幾篇文章,出過幾本書,就以為自己是中國第一、世界第幾的文豪了,這樣的人肯定有。比如,中國也從不缺少酷愛榮譽和虛名的人。不是有一個教師,花了畢生的積蓄,購買了200多項榮譽證書、獎章嗎?所以,中國有這樣的人,這都沒什麼奇怪的。假證書都可以成為騙子的工具,如果得到諾獎,那更了不得。騙子當然更對諾獎情有獨鍾。連馬悅然自己也説,“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形形色色的人不少,其中不乏急功近利者、腦筋不清楚自以為是的人,騙子、腐敗分子、偽君子”。
當然還有另一方面,這就是客觀因素問題。諾獎是如何評選的,我們當然不知道它的標準和程式,於是,唯一的辦法是,按照中國的現實去推論諾獎的評選。現在國內的文學獎項,評委和獲獎作者“近親繁殖”的現象有之,評委和出版商利害裙帶的關係有之,甚至紅包評委、歪嘴評委的或真或假的消息也時有耳聞。幾家網站把在本網發表的網路文學數量一統計,一個“全國文學城市百強”評選活動又選出了10強,真是鬼都不相信。如果跳出文學,則騙子評獎、賣獎的醜聞層出不窮,花3800元就能成為“共和國脊梁”了。前不久,網路上傳出所謂“內地作家”張某某“以60萬美元賄賂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的傳聞之後,當事人馬悅然斷然否認和憤怒回應,但張某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卻説:“因為我了解現在我國國內的許多文學大獎,當然也包括娛樂圈的,都可以‘買獎’,於是便産生了買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的想法。”這或者也是“山東幹部”的答案吧。
對於“山東幹部”的“賄獎”之類,馬悅然為此表示了對中國文學的擔憂,我覺得大可不必。首先他的夫人説“也許這些人不能算做作家”,同時,馬悅然先生也表示,他認識的中國作家,沒有一個人給他寫信提什麼要求。既然如此,對中國文學擔憂什麼呢?當然,我們應該清掃騙子的土壤,大小騙子們去騙諾獎,反正不能成功,危害性並不大。國內那麼多評獎的騙局不治理,才真是禍害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