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臺當局送給企業界一份厚禮——“經濟部”宣佈放寬晶圓代工、面板、房地産等多項産業,赴大陸投資的限制。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社論表示,觀察開放的內容,可説相當切合過去、與現在業者的需求,唯一遺憾者是:“經濟部”未考慮到未來,前瞻性仍不足。
社論指出,這次“經濟部”的開放措施中,最特別、也是最務實者,莫過於開放晶圓代工參股並購大陸晶圓廠。這項措施,一舉解決聯電並購和艦、臺積電入股中芯的兩個問題。
對面板産業,“經濟部”將其由禁止類改為一般類,幾近全面開放,其幅度值得肯定。但遺憾的是還是“留了一個尾巴”,在“經濟部”訂出“在臺技術需領先一個世代以上”、“需優先在臺進行下世代廠”等條件下,目前能赴大陸投資高世代廠的廠商就大受限制,大概只有友達能到大陸設7.5代廠。
但從大環境與趨勢看,大陸由於推動“家電下鄉”,加上所得已到一定程度,其對面板的需求已佔全球供給的16%以上,是全球最大的單一面板市場。
在臺當局仍在猶豫時,韓國已經“急急如律令”的在去年底前,批准韓國企業三星與樂金在大陸,分別設立7.5代廠與8代廠了。韓國的著眼點,就是要在臺灣企業之前,先幫韓國企業“卡”到一個好位置。臺“經濟部”,可有這種想法與心態?
此外,對晶圓代工赴大陸投資,開放到0.13微米,亦有為德不卒之嫌。試問,當各地區企業在大陸的12寸廠,已經能導入技術層次更高的技術,甚至連大陸的中芯都已導入90奈米的技術時,臺“經濟部”這項限制,除了綁住臺灣企業的競爭力外,實在看不出意義何在。
社論表示,對企業赴大陸投資,從李登輝時代的“戒急用忍”,到陳水扁時代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不論口號如何變,一直不脫管制、限制一途。其出發點在擔心企業紛紛赴大陸投資,導致臺灣産業空洞化,特別是大型指標型企業、及技術層次較高及資金較龐大的投資案,受到的限制特別多。
但十多年下來,其利弊已明確可辨。各種限制並未能讓大陸發展延後停滯,更不能讓臺灣經濟與投資變得更好,反而讓不少臺灣企業失去提升與發展的契機。反而是不受限制、不受矚目的小型企業與傳統産業,如旺旺、卜蜂等,在大陸成長為有品牌價值的大企業,並且回臺投資。一正一負之間,臺當局的限制,到底是利是弊,非常明顯。
社論最後説,在中國成為全球成長性最高的經濟體與市場之際,臺灣企業更不能缺席於此市場之外。“經濟部”年前的開放措施誠然值得肯定,但我們期待未來能有更具前瞻、開放程度更高的措施出現。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