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白瑞雪:日本三菱在美國向二戰勞工道歉有失偏頗
圖為三菱公司兩名高層(左側兩人)與二戰美國士兵握手。(資料圖)
日本三菱綜合材料公司外部董事岡本行夫22日表示,願意向二戰中受奴役的中國勞工倖存者及遺屬道歉和達成和解。本月19日,岡本行夫和三菱多名高管在美國向二戰中遭強制做苦力的美國戰俘倖存者道歉。新華社記者白瑞雪點評,之所以關注這條新聞是因為二戰期間被奴掠到日本的勞工絕對不只是有美國人,中國是日本侵略戰爭的最大受害國。
有專家研究認為,日本全面侵華期間,日本共強徵奴役了中國勞工1500多萬人,甚至更多。日本政府自己的報告也顯示,僅僅是被強掠至日本本土的中國華北勞工就多達4萬餘人,其中在三菱礦業做苦工的中國勞工有3765名。日本媒體也宣稱這一舉動是日本再次承認歷史錯誤,邁出戰後和解新的一步。
而我們看來,置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受害國的訴求不顧,唯獨向美國道歉,顯然是日本政府親美政策的結果。很難説這是對戰爭罪行的真誠悔恨,還是政治討好的工具。
三菱公司這種選擇性的道歉和雙重標準,讓人沒法不質疑道歉者是否真的有誠意。如果日本在強徵勞工問題上,發自內心的正視歷史、反思錯誤、反省戰爭,他們應該一視同仁。向美國、中國、韓國,等所有受害國的受害者道歉。這種選擇性道歉是和日本政府這些年來否認美化侵略歷史、政要參拜靖國神社、強行通過安保法案等等一系列舉動緊密聯繫的。
這次道歉引起了中韓等國人民不滿之後,三菱公司的一位高管在22日又表示説,“如果有機會我們願意向其他國家的勞工做出同樣的道歉”。這句話給人的感覺還是遮遮掩掩,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包括中國勞工在內的二戰受害者,要求日本政府和企業謝罪賠償的聲音從來沒有停止,道歉的機會一直都在那兒,但是日本方面從來沒有拿出真誠的、實際的行動。
十年前,記者白瑞雪採訪過花岡起義的領導人耿諄,他在抗戰期間是中國軍隊的連長,被俘後與900多位中國軍民一起被奴掠到日本秋田縣花岡的銅礦做苦功,期間將近一半人虐待至死,其他人不堪淩辱,在耿諄的領導下起義。
在他講述回憶歷史當中,讓人印象最深的一個細節是,起義的日子本來是定在1945年6月27日,但是當天值班的看守是兩位平時比較同情勞工、經常偷偷送點食物的日本人,為了不誤傷任何一個對中國人還心存善意的日本人,耿諄和同伴們冒著巨大的風險將起義推遲了三天,當然起義失敗了,150多人被殺,作為帶頭人的耿諄也被日本法庭判處死刑,但他幸運等來了日本的戰敗。
在2000年,花岡起義受害者和日本人打了十年的官司,日本給出一個所謂的“和解結果”設立花岡和平基金。但是耿諄不接受這個和解,因為日本方面特別指出,“本基金的捐出不含有補償、賠償的性質,對謝罪不負法律責任。”這個所謂的和解不是道歉者應有的態度。
2012年耿諄已經去世,今天大家還會想起這位有傲骨、風骨,有一顆勇敢而仁義的心,令人肅然起敬的老人。可惜的是,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他和更多已經離開人世的受害者們,並沒能等來日本一句真誠的道歉。(白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