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反恐嚴峻:基地仍極危險 IS抗打擊能力驚人

時間:2015-01-15 08:28   來源:南京日報

  巴黎恐怖襲擊發生後,全球再次拉響安全警報。去年以來,“基地”在中東、南亞、北非多地重整旗鼓,捲土重來;“伊斯蘭國”(IS)迅速崛起。輿論認為,全球反恐形勢依然嚴峻。

  “基地”正在持續發展而非萎縮

  “基地”組織頭目本拉丹2011年5月命喪美軍突襲後,該組織核心領導層持續被削弱,“後拉丹時代”的“基地”一度被認為難成氣候。然而,近年來,“基地”組織逐漸活躍。去年,“基地”在南亞成立新的分支機構,將印度、緬甸和孟加拉國劃為活動區。至此,該組織已在中東、北非、南亞設有分支。相比拉丹時代,如今的“基地”將恐怖主義癌細胞四處擴散。專家指出,“基地”正在趁“伊斯蘭國”興風作浪之際招兵買馬,並尋求穩定的發展區域,一旦壯大,便會策動新的恐怖襲擊,威脅世界和平。

  美國反恐問題專家傑弗森説,“基地”正在持續發展而非萎縮,該組織正在利用新機遇完成更新換代。第一代是“911”之前的一代,第二代活躍于拉丹被擊斃之前,第三代則是“後拉丹時代”和“阿拉伯變局”的産物。與前兩代相比,第三代的活動範圍更廣、襲擊手段更多,控制區域超過以往任何時候並正在走向國際化。

  “基地”依然極度危險

  “基地”近年在歐美很少成功實施大規模殺傷性恐怖襲擊,但在歐美以外,其整合已開始顯露威力。美國情報部門分析報告指出,“基地”不再是單一的恐怖組織,而已將敘利亞、黎巴嫩、埃及、利比亞、葉門、菲律賓等地極端組織聯繫成為全球性恐怖網路。“基地”分支或與其關聯的極端組織對西方目標構成嚴重威脅。

  更為危險的是,“基地”的國際化令全球反恐形勢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該組織“教化”大量外國“聖戰者”並利用他們向目標國家滲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襲擊模式,令防範難度大大增加。今天,越來越多的“基地”成員來自歐美國家,僅“基地”在中東地區的分支便招募來自74個國家的萬餘名“聖戰者”。

  除對“聖戰者”進行思想蠱惑控制,“基地”還通過培訓,教會“聖戰者”掌握各種襲擊手段。對這些“聖戰者”而言,他們需要做的就是返回家鄉,匿跡人海,然後根據“基地”指示,在大都市的地標性建築以及人流密集的交通、商業設施發動大規模殺傷性恐怖襲擊。

  美國錯誤發動伊拉克戰爭

  導致恐怖主義肆虐

  繼“基地”之後,同為恐怖組織的“伊斯蘭國”在伊拉克、敘利亞兩國迅速坐大,對地區乃至國際安全形勢構成嚴重威脅。能否遏制“伊斯蘭國”瘋狂擴張之勢,不僅事關伊敘兩國局勢,更牽動全球反恐大業走向。專家認為,國際社會憑藉現有模式難以挫敗這一組織,必須加強安全和反恐領域合作與協調行動。

  去年6月,“伊斯蘭國”攻佔伊拉克西部、北部和敘利亞東部大片領土,一度進逼至巴格達以西20多公里區域。目前,“伊斯蘭國”武裝人員已由萬餘人激增至超過10萬人,實際控制區域近30萬平方公里。伊拉克政府軍和庫爾德武裝在伊境內多地與“伊斯蘭國”持續激戰,雙方互有勝負,局勢膠著。

  談及“伊斯蘭國”迅速壯大的原因,巴格達大學政治學教授阿馬利認為,“伊斯蘭國”突起絕非偶然,2003年薩達姆政權倒臺後,伊拉克國內教派衝突加劇,安全局勢持續惡化,給恐怖主義滋生和蔓延埋下根苗。在這種形勢下,“伊斯蘭國”逐漸脫離“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控制,併發展壯大至今。

  阿馬利説:“美國錯誤發動伊拉克戰爭是導致伊拉克恐怖主義肆虐的根本原因,而2011年美軍匆忙撤離伊拉克,導致伊拉克國內安全局勢進一步惡化,最終誘發‘伊斯蘭國’的迅速崛起。”

  “伊斯蘭國”“抗擊打”能力驚人

  談到“伊斯蘭國”與“基地”的不同,美國喬治敦大學教授拜曼説,“伊斯蘭國”脫胎于“基地”伊拉克分支,主要以本地政權為作戰對象,“基地”則奉行“打擊遠方敵人”這一信條。或許“伊斯蘭國”因其公開“斬首”人質畫面而看上去更為殘暴,但是“基地”選擇國際大都市發動恐怖襲擊所造成的影響和危害無疑更嚴重。

  巴格達大學政治學教授阿馬利認為,相比“基地”組織,“伊斯蘭國”組織架構更為“複雜和先進”,雖然最高領導人巴格達迪至今生死不明,但是“伊斯蘭國”並未因此減緩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軍事推進。在伊拉克,面對美國及其國際盟友持續空襲,“伊斯蘭國”的進攻勢頭並未減弱,在多地與伊拉克政府軍的戰鬥接近白熱化。

  當下,“伊斯蘭國”成為國際反恐眾矢之的,但是僅僅通過空襲難以徹底挫敗這一組織。相比之下,應對“基地”擴張滲透顯得更為緊迫。法國《沙爾利週刊》雜誌社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英國軍情五處負責人警告説,“基地”正在策劃對西方目標發動大規模殺傷性恐怖襲擊。“基地”警報遠未解除,國際社會仍需努力!

  此外,“伊斯蘭國”擅長利用各種渠道宣傳推廣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思想。相較以往“基地”組織製作粗糙的“家庭式”錄影帶,“伊斯蘭國”上傳至網際網路的視頻可謂製作精良且配有英文字幕。“伊斯蘭國”通過對歐美國家的思想滲透,以宗教之名誘惑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到中東地區參加所謂“聖戰”。

  “伊斯蘭國”的兇猛,很大程度上還體現在該組織“抗擊打”能力驚人。伊拉克政治評論家朱布裏認為,美國及其國際盟友持續的空襲對削弱“伊斯蘭國”戰鬥力和通信能力發揮一定作用,令該武裝不敢大規模集結。但是隨著空襲範圍擴大,“伊斯蘭國”武裝人員匿跡于平民之中,使空襲效果大打折扣。

  朱布裏説,國際社會僅僅依賴空襲,無法徹底根除“伊斯蘭國”的威脅。針對近年來恐怖主義展現的新動向和新變化,國際社會應該加強安全和反恐領域的合作與協調行動,包括加大反恐情報收集與分享,加強網路反恐行動,切斷“伊斯蘭國”流動和融資渠道,實現全方位遏制恐怖主義溢出效應的目的。

  “伊斯蘭國”突起 給全球反恐敲響警鐘

  朱布裏説,伊拉克政府今年財政預算草案赤字率接近20%,近95%財政收入來自原油銷售,國際油價接連下跌將影響伊拉克政府今年反恐經費開支的落實。他建議國際聯盟除為伊拉克政府軍及地方武裝提供裝備和空中支援外,應考慮向伊政府提供經濟援助,以避免地面部隊作戰被潛在的財政危機拖累。

  阿馬利認為,“伊斯蘭國”突起給全球反恐事業敲響警鐘。近來,歐美國家極端分子響應該組織號召,頻頻發動“獨狼”式襲擊,在國際社會製造恐慌。此外,一些極端組織宣佈成為“伊斯蘭國”的追隨者。上述情況表明“伊斯蘭國”強大的溢出效應不僅影響地區穩定,更對世界安全局勢構成重大威脅。

  阿馬利説,恐怖主義是人類社會公敵,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威脅。伊敘兩國及其周邊國家安全局勢持續惡化,歐美國家恐怖威脅明顯增加,以“博科聖地”和索馬利亞青年黨為代表的恐怖組織在非洲活動猖獗……“今年將成為全球反恐的關鍵之年,國際社會攜手打擊恐怖主義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