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贏了選舉,安倍能做什麼?

時間:2014-12-16 08:3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本眾議院選舉15日淩晨終於塵埃落定,聯合執政的自民、公明兩黨總共斬獲325個席位,由此執政聯盟方面的總席位數與選前持平,再度確認其眾議院超過2/3席位數的絕對優勢。這也意味著安倍徹底削弱了在野黨力量,在政策的推行方面再無阻礙。贏得選舉之後,安倍能做什麼?這對日本是福是禍?

  能長期執政

  從目前的選舉結果來看,安倍解散眾議院提前進行大選的“小算盤”相當精明。

  11月21日宣佈解散眾議院,並決定12月14日提前舉行大選。安倍的時間點卡得相當精準。可謂早一點嫌早,晚一點嫌遲。

  安倍的突襲策略基於其對時局的研判。日本《讀賣新聞》的主編早在11月9 日就發出“解散,就現在”的信號。“因為從今往後,安倍政權將不會再有令人滿意的政績,如果現在解散的話,還能保住自民黨以及安倍首相的執政地位。”

  12月14日提前大選的決策甫一推出,就取得了讓對手們“措手不及”的功效。民主黨和維新黨連人馬都未湊齊便倉促應戰,戰果可想而知。最終的選舉結果也確如媒體所料,就連民主黨黨首海江田萬里都名落孫山。

  安倍的“戰果”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恩師”小泉的指點,類似的“策略”與小泉“突然襲擊,聲東擊西”的手法如出一轍。

  當年受困于經濟問題的小泉把問題癥結簡單歸結為“郵政改革”,在這個不關乎大局的問題上要搞選舉,問信於民,其手法是搞突擊戰,結果贏得了2005年的大選,成為黨內最有權勢的人。

  安倍此次的策略頗為有效。安倍經過此役也成了黨內最有權勢之人,自民黨在眾議院有了穩定多數,自民黨的決定將成為日本政府的決定,不受任何在野黨的羈絆。安倍本人也能如期當選首相,執政年限從2015年9月延後到2018年。

  或能修改憲法

  安倍是打著拿“安倍經濟學”問信於民的旗號進行選舉的。他真的在乎“安倍經濟學”嗎?事實上,從一開始,安倍祭出“安倍經濟學”的目的是謀求長期執政,以結束政壇走馬燈現狀。

  “安倍經濟學”在某種程度上已“死”。其“三支利箭”沒能創下顯著成效,加上GDP出人意料地下滑,日本經濟的發展狀態呈現明顯的頹勢,引發國內外普遍的批評和質疑。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14日報道,NHK實施的出口調查顯示,54%民眾對“安倍經濟學”給予好評,46%表示不給予好評。但這種數據有多大的可信度,看看新低的投票率就明白了。

  其實安倍的真實目的是實現外祖父岸信介的“遺願”:修改憲法,成為“正常國家”。

  自安倍2012年二次執政以來,他就通過不斷翻新的花樣挾持國會,挑戰憲法。設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廢除武器出口三原則,2014年7月更是通過了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決議。他的各種動作,最後恐將令日本憲法徹底變質。

  根據憲法,重大事件政策的發佈需經眾參兩院批准,即使該政策被參議院否決,只要執政聯盟在眾院獲2/3以上票即可強行通過。發起修憲動議更需要眾院2/3以上的席位,如今,執政聯盟已經獲得325個議席,這意味著它滿足了修憲的條件。只要時機適當,安倍就有機會在接下來的任期中爭取實現修改憲法、改造國防、教育“復辟”等個人政治野心。

  當然,公明黨在此次選舉中依然是“關鍵少數派”,在修憲等重大問題上,還會對自民黨以牽制。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