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在重型載具方面優勢明顯,與中國合作惠及雙方
武器裝備的自給自足程度,是衡量一國軍事實力的重要標桿之一。但即使是美國和俄羅斯這樣的軍事強國,也會或多或少地從外國引進裝備或技術,中國自然更不例外。據俄羅斯媒體近日報道,烏克蘭方面可能會幫助中國研發新式大型軍用運輸機。與此同時,已承接中國訂單的烏克蘭氣墊船製造廠的一次吊車墜落事故,再次令傳聞中的“中烏氣墊船交易”引發關注。種種跡象表明,獨具特色的烏克蘭軍事工業與當下的中國國防需求之間確實有著諸多契合點。
大型運輸平臺受歡迎
作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烏克蘭在1991年獨立後繼承了南方機械製造廠、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等一大批可生産重型裝備的前蘇聯航空航太及造船企業。據西方估計,烏克蘭軍事工業佔前蘇聯國防潛力的30%。如今,烏克蘭軍工生産的安-124重型運輸機、安-70軍用運輸機以及“歐洲野牛”重型氣墊船仍舊是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
據俄羅斯“航空港”網站披露,俄羅斯空軍將在未來幾年裏購買俄烏聯合研發的安-70軍用運輸機,還將增購經過改進的安-124“魯斯蘭”重型運輸機。
美國及其北約盟國同樣十分看重“烏克蘭製造”。據美國遺産基金會透露,為滿足阿富汗及伊拉克戰場的需求,早在2006年,北約就從俄羅斯和烏克蘭租借了6架“魯斯蘭”重型運輸機。
與俄羅斯和美國一樣,中國似乎也看中了烏克蘭生産的各類重型海空載具。據消息人士透露,烏克蘭方面已向中方提出3種合作方案:在安-70運輸機(螺旋槳型號)基礎上為中國生産軍用運輸機;以伊爾-76運輸機為基礎研發渦輪噴氣運輸機;在中國的兩種新式運輸機上裝備烏克蘭生産的航空發動機。
據悉,中國已在烏克蘭的幫助下建造出用於研發重型軍用運輸機的大型空氣動力風洞,因為只有經過風洞試驗,中方才能確切知道需要烏方提供哪些技術支援。
除了重型空運裝備,烏克蘭生産的重型氣墊船也受到中方的青睞。據俄羅斯媒體猜測,早在2008年,中國就與烏克蘭簽署了4艘“歐洲野牛”重型氣墊船採購合同。按照合同,前兩艘氣墊船在烏克蘭“大海”造船廠建造,後兩艘將在中國境內建造。同時,烏方還需向中方轉讓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