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同盟國對抗軸心國戰鬥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人民在二戰期間所付出的犧牲應該被銘記
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已經有70年,但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勝利在今天仍然具有紀念意義。這是人類歷史上傷亡最為慘重的一場戰爭,致5500萬至6000萬人喪生,給不計其數的民眾帶來身體和心理上的巨大傷害。紀念這場戰爭的結束是為了警醒當代的人們戰爭的罪惡,並緬懷我們的先輩們為了抵禦法西斯侵略而進行的鬥爭和付出的犧牲。
全球各地都開展了形式不同的紀念活動。1945年5月8日德國簽署投降書,標誌著歐洲戰場戰事結束。在英國,今年這一天舉行多個紀念活動,因為1945年戰爭勝利被英國人視為其歷史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歐洲從法西斯的侵略中解放出來的一支力量;在俄羅斯,5月9日舉行盛大閱兵儀式,民眾認為他們在這場抗擊法西斯的戰役中犧牲了2700萬人,是二戰中最重要的抗戰力量。在美國,二戰的結束與1945年8月15日太平洋戰爭日本投降相關聯。美國主要參與了太平洋戰爭,所以選擇這一天而非5月8日作為戰勝紀念日。
在西方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活動中時常被忽略的一點,便是中國對戰爭結束的貢獻。今天,西方雖然有一些新的歷史書籍試圖挖掘亞洲戰場的歷史,但是大部分民眾對中國在二戰中的作用知之甚少。在西方的紀念活動中,有時甚至會遺忘中國是同盟國四個主要盟友之一。這其中部分原因是西方對中國在19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的戰爭情況知之甚少。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同盟國對抗軸心國戰鬥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1931年日本侵略中國東北,戰爭蔓延至全中國,直至1945年抗日戰爭才結束。在此期間,中國民眾抵抗日本的侵略,尤其是1937年之後的全面抗戰,極大地削弱了日本同其他國家作戰的能力。中國戰場動員了數百萬名戰士,尤其是在戰場後方的遊擊戰消滅了大量日軍士兵,這些日軍士兵原本可能會走向太平洋以及東南亞地區。在漫長的抗戰過程中,中國民眾遭受了日本侵略者帶來的殘酷暴行,數千萬民眾受到了戰爭的影響。這一抗戰形象理應在西方的戰爭紀念活動中有所體現。美國在太平洋以及東南亞戰爭的勝利也得益於中國在各條戰線上同日本的作戰。
東方戰場的勝利為戰後中國的未來以及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政治形象奠定了基礎。隨著1949年內戰的結束,中國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中國不僅擊退了來自西方和日本的侵略,維護了自身主權和國家統一,隨著國家實力的提升,也一直致力於建立更加穩定的亞洲秩序。這是非常重要的貢獻,類似蘇聯在中東歐地區抵制德國侵略而為當地帶來長達40年的穩定。中國人民在二戰期間所付出的犧牲應該被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