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盼望早日回到家鄉”

時間:2015-01-16 08: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過去30多年來,數百萬阿富汗難民因戰亂進入巴基斯坦,從此漂泊他鄉,忍受與親人分離的痛苦,過著淒涼的生活。據聯合國難民署日前公佈的數據,聯合國難民署自2002年以來,已經累計協助380萬名登記註冊的阿富汗難民從巴基斯坦返回阿富汗。但目前巴基斯坦境內仍有近150萬名阿富汗難民。本報記者在巴基斯坦北部一個難民村採訪時,聽到最多的話就是:“沒有誰願意遠離祖國,我們盼望著早日回到自己的家鄉。”

  用電對難民來説是一種奢求

  連片低矮的土坯房,大多沒有門窗閉戶,生活必需的給排水設施嚴重匱乏,生活用電對這裡的難民來説更像是一種奢求。加上入冬以來的持續乾旱,村中曲折的土路上塵土飛揚,生活污水肆意在路邊流淌。有的房屋旁邊還飼養著牛羊等牲畜,衣衫襤褸的孩子們在一起奔跑追逐,嬉笑打鬧。

  儘管這裡的冬季並非地凍天寒,記者看到這些孩子身上衣著單薄,並且大都是赤腳在戶外玩耍,著實讓人心痛。初到此地,撲面而來的渾濁空氣夾雜著牲畜氣味,令人反胃。這裡是位於巴基斯坦北部城市拉瓦爾品第附近的一處規模較大的阿富汗難民村。

  居住在難民村附近的巴基斯坦人告訴本報記者,多年來,僅此一地已經聚集了數千戶阿富汗難民,他們在這裡從事各種體力活,艱難生存。巴基斯坦西北部落區、西南部俾路支省、東部旁遮普省和南部信德省等地還分佈著很多這樣的難民村,由於難民人數眾多且分佈廣泛,難民村普遍缺乏基本生活設施、衛生和教育,難民生活品質普遍較差。

  戰亂破壞了原本平靜的一切

  阿富汗的連年戰事,造成過去30多年裏大量難民涌入巴基斯坦。來自阿富汗東部庫納爾省的瓦基爾對記者説,他已經在巴基斯坦居住了30多年。

  瓦基爾向記者介紹説,他在附近市場打工,每天大約能賺得300盧比(約合18元人民幣)工錢,用作家庭日常生活開支。雖然賺錢不多,但是與生活在阿富汗相比,他不再為人身安全感到擔憂。瓦基爾還告訴記者,他已娶了同樣來自阿富汗的妻子,現在有5個子女。“一家人就生活在眼前的難民村,雖然生活並不寬裕,但全家人能夠在一起,我們已經非常知足”,瓦基爾説。

  儘管如此,瓦基爾還是心繫身處阿富汗的親人。幾十年來他很少回到阿富汗。“我想回到祖國”,瓦基爾説。無奈他在阿富汗的家園早已被戰火摧毀,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的他,只能拖家帶口地在巴基斯坦繼續生活下去。

  另一位接受記者採訪的阿富汗難民是來自喀布爾的穆罕默德尤素福,已經59歲。尤素福8年前生活在距喀布爾僅數十千米的村子裏,由於戰亂,正常生活難以為繼。經歷各種波折的他孑然一人來到巴基斯坦,拖著日益年邁的身軀打工,靠賺取的微薄收入度日。對於眼下的生活,他並沒有太多怨言,但是提起家鄉,他痛苦地説:“戰亂破壞了原本平靜的一切。”

  半個月前,尤素福輾轉回到喀布爾,看望仍然生活在村裏的兄弟。談到村裏的近況,尤素福憂心忡忡地説,“我的家鄉從來沒有真正擁有和平與安寧,近期還有武裝分子到村子裏開槍射殺平民。我的兄弟沒有一天不生活在擔驚受怕中,生怕哪一天厄運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尤素福告訴記者,阿富汗是他的祖國,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回到國內,但目前家鄉動蕩的時局使他與親人分離,有家難回。

  希望和平的腳步早一點到來

  聯合國難民署巴基斯坦代表處新聞發言人杜妮亞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巴政府已將持有難民證的阿富汗人在巴境內停留期限延長至2015年底,並向阿難民提供了部分土地作為難民村,還允許部分難民進入公立學校和診所等。與此同時,聯合國難民署也在協助巴基斯坦開展近150萬名阿富汗難民的自願遣返工作。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阿富汗難民陸續進入巴基斯坦境內。巴基斯坦意識到過多的阿難民常年停留在巴,已經産生安保、就業、教育等一系列問題,目前仍未就是否在2015年後繼續延長阿難民的停留期限做出決定。杜妮亞表示,想要在一年之內將150萬難民遣返回阿富汗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聯合國難民署目前仍在同巴基斯坦就延長難民停留期限這一問題進行磋商。

  杜妮亞指出,阿富汗國內歷經多年戰火摧殘,無論是生産生活、就業、教育或醫療等各個方面,短時間內均無法接納規模如此龐大的難民群體。阿富汗國內的安全形勢仍然較為複雜,多地衝突不斷。綜合目前各種因素,將阿富汗難民就地妥善安置,等到阿國內局勢穩定後,再將這些難民遣返回國是較為可行的做法。

  “沒有誰願意遠離自己的家園,到其他地方以一個難民的身份生活。我們盼望著早日回到家鄉。”這是記者在難民村採訪過程中聽到最多的話。戰爭使這些難民的家園支離破碎,衝突讓這些難民與親人彼此分離。希望和平的腳步早一點到來,讓這些遠離故土、寄居他國的難民早日回到朝思暮想的家園。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