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烏克蘭利沃夫西部120公里處的一個天然氣站。新華社發
俄羅斯、烏克蘭和歐盟三方于6月14日在基輔就天然氣問題舉行了新一輪談判。俄方希望烏克蘭在莫斯科時間6月16日10時整之前支付19億美元天然氣欠款,否則將對烏實行預付款購氣方式。這意味著,烏克蘭如果不在規定期限內付清欠款,很可能再次面臨斷氣風險。
就天然氣供應價格、烏方清償天然氣欠款等問題俄烏兩國至今未達成共識。俄羅斯方面建議提供100美元折扣,將供應烏克蘭的天然氣價格從目前的每千立方米485美元降至385美元,烏克蘭方面仍表示無法接受。此前,俄羅斯向烏克蘭提供的天然氣僅為每千立方米268.5美元。
俄羅斯之所以給烏克蘭提供“廉價”天然氣,是源於2010年親俄的時任烏總統亞努科維奇在任時俄烏簽訂的“哈爾科夫協議”。根據“哈爾科夫協議”規定,俄羅斯在原有合同基礎上降價30%向烏克蘭出售天然氣,以該協議換取俄黑海艦隊塞瓦斯托波爾基地租期延長25年。然而,在今年3月克裏米亞半島宣佈獨立並加入俄羅斯後,俄羅斯順利獲得塞瓦斯托波爾港口這一戰略要地。對俄羅斯來説,這份以天然氣換取黑海艦隊基地的協議也自然沒有了存在的意義。4月,俄總統普京簽署經議會通過的法律條例,單方面終止俄羅斯與烏克蘭就黑海艦隊駐紮問題簽署的4份協議,其中就包括“哈爾科夫協議”。
在烏克蘭局勢緊張升級與西方七國集團對俄實施制裁的背景下,俄羅斯再次祭出能源大棒,頻頻對烏施壓。然而,烏克蘭在天然氣問題談判中的強硬態度不禁讓人為俄羅斯的計劃捏一把冷汗。俄羅斯的能源殺手锏是否真能給烏克蘭産生實質影響?俄羅斯又能否在“鬥氣”中全身而退?
烏克蘭顯然清楚,俄羅斯揮舞“能源大棒”不是出於經濟因素的考慮,而是對烏的政治威脅。烏臨時政府總理亞採紐克在今年4月表示,俄羅斯不能以武力侵略烏克蘭,便以經濟侵略來佔領烏克蘭。
儘管烏克蘭深受“依賴俄羅斯天然氣供給”之痛,但一旦俄羅斯對烏克蘭斷氣,烏克蘭所受的打擊未見得會有俄羅斯想像的那樣深重,而俄羅斯也很難從“鬥氣”中全身而退。即便烏克蘭不按照俄羅斯的要求如期付清欠款,俄也難下斷氣決心。因為一旦斷氣,俄羅斯以及歐洲所受的影響遠遠大於烏克蘭。
首先,在經濟增長下滑、貨幣疲軟和資本外逃的困境下,俄羅斯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急需來自能源出口的資金。俄天然氣向歐洲的出口量佔到其總出口量的80%。説到底,俄羅斯在經濟上仍嚴重依賴對主要西方買家的能源收入。而且,俄羅斯也沒有切實可行的辦法保證,對烏斷氣不會影響其在歐洲的客戶。
其次,莫斯科一再強調烏克蘭欠俄數十億美元天然氣使用費,説明普京仍然需要烏克蘭這個客戶。根據去年底普京和亞努科維奇簽訂的協議,烏克蘭將會向俄羅斯支付94億美元天然氣進口費。這筆費用佔到俄國有天然氣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全年總收入的6%。
此外,烏克蘭聲稱,近兩年從波蘭和匈牙利反向進口的天然氣比直接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還便宜。加之國內開採與節約天然氣計劃並行,烏克蘭今年對天然氣的需求完全能自給自足。
因此,在6月15日俄烏“最後談判”宣告失敗後,更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俄羅斯對烏限制供氣,而非徹底終止供氣。俄羅斯、烏克蘭和歐盟之間的天然氣方面的合作是一種相互依賴的狀態,俄羅斯欲僅僅通過掐斷天然氣供應這一杠桿贏得“鬥氣”,且保持全身而退,這一想法不僅不可取,而且在行動上也恐難真正做到。(文/張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