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68年軍國主義陰影未散

時間:2013-08-15 16:19   來源:新華社

  距離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已有68年,日本軍國主義的陰影卻未在亞洲真正散去。

  上周,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的戰艦“出雲”號正式下水,這艘“準航母”級的大型驅逐艦以在日俄戰爭和侵華戰爭中執行過任務的日本海軍舊艦命名,意味深長。

  7月底,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在演講中稱,日本應效倣二戰前德國納粹做法,在安靜的環境中推動實現修憲。

  此間研究日本問題的專家們警告,全世界應重視日本右翼保守勢力抬頭對二戰後世界秩序的影響。

  “日本無條件投降這一天,不僅中國和遭受日本侵略的其他亞洲國家,每一個深受法西斯主義危害的國家,都應該記住歷史,反覆回憶,督促日本做出反省,這對亞洲和世界的和平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外交研究室主任呂耀東説。

  從參拜靖國神社,決定修改防衛計劃大綱,試圖降低修憲門檻,到美化納粹德國修憲手法,日本政客頻頻做出令亞洲鄰國倍感不安和警惕的右傾言行。

  其中,安倍晉三內閣企圖修改和平憲法使日本成為所謂“正常國家”的舉動飽受爭議。

  呂耀東認為,日本軍國主義的倒臺與和平憲法的確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果,也是日本作為戰敗國對國際社會的承諾,根本目的是防止軍國主義的復辟。

  “恢復所謂‘正常國家’地位就是使日本重新成為政治和軍事大國,這正體現了日本右翼勢力不願意接受戰敗國地位,並未真正認識到日本的戰爭責任,沒有真正接受懲罰。”他説。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楊伯江認為,歷史問題不僅僅是過去的事,也是一面鏡子,讓大家看清現實和未來,看清日本領導人要把這個國家帶向何方。

  “日本政府如果不能對軍國主義的侵略歷史真誠悔罪,如何能取信于當年深受其害的亞洲鄰國。沒有真正的互信,亞洲的地區和解就不能實現。”他説。

  日本當局近年來的右傾言行正在亞太地區製造不安定因素,而非增進地區的穩定和平。

  作為二戰主要受害國之一,中國政府不斷要求日方認真反省歷史,恪守在歷史問題上做出的承諾,以實際行動取信于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遺憾的是,這些呼籲並未得到日本當局的認真回應。相反,兩國關係在去年極端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挑起釣魚島“購島”風波後急速惡化,安倍內閣的“歷史修正主義”更是火上澆油,使雙邊關係降至邦交正常化以來的谷底。

  顯然,當前中日關係僵局的責任全在日方。

  “安倍內閣的國際公關策略很有欺騙性。一方面,為應付國內外要求與中國改善關係的壓力,他表現出與中國對話的姿態;另一方面,始終回避領土問題等實質性的話題。”楊伯江説,“釣魚島問題是當下中日關係最為重要的問題,如果不涉及這個問題,甚至連問題存在本身都不願承認,兩國怎麼可能實現實質性的對話?”

  隨著中國經濟和綜合國力的迅速發展,中日關係正進入敏感複雜的“調適期”。兩國如何給對方找到準確適當的戰略定位,事關亞太地區的穩定和發展。

  “日本是經濟強國,而中國正在迎頭趕上,我們可以把這個時期形容為‘錯肩時刻’,很多矛盾問題會在此時出現。”楊伯江説,“兩國應該建立適當反映力量對比的合作關係。”

  世界已是地球村,堅持對話和合作才能維護持久的和平。(記者 傅雙琪、田穎)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