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湖南桂陽實行縣委書記和縣長辦公室公開掛牌。為方便市民找到書記、縣長辦公室,當地還在辦公樓大廳做了指向牌。小小舉動帶動了當地政風巨變。然而,法治週末記者在7個省份暗訪發現,所調查的政府部門幾乎都不掛牌辦公,而不管什麼樣的面見理由,也幾乎都被擋在了書記、縣長的門外。(2月27日《法治週末》)
一縣之長若要真天天坐在辦公室裏,隨時隨地等百姓到府辦事,這個縣長也未必是好縣長。但縣長也不能什麼外人都不見。縣長們身挑重任,忙是事實,但很多時候,縣長們忙的是會山會海、文山文海、迎來送往,若把時間省下來,雖然不能保證誰“想見就見”,但見幾個前來“求見者”總還是可以的。
前幾天,微博上掀起“領導,您先請”系列造句。“請民政局局長睡一睡橋洞;請衛生局局長排隊看病;請城管局局長去擺攤;請教育局局長去搶學位;請安監局局長下礦挖煤、上橋開車;請旅遊局局長逛黑店;請司法局局長蹲一蹲牢房;請勞保局局長去討薪;請交通局局長擠擠公交車;請藥監局局長吃吃藥。”網友希望領導能夠“貼民心、接地氣”,了解民心民意,知曉社會現實。想和縣長見個面,是對“領導,您先請”的具體化。連主動到府都不見,辦公室連個牌子都不挂,還能指望領導了解民情民意、解決什麼具體問題嗎?
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新一屆黨中央集體更是帶頭改作風、走訪基層。民眾主動到府,都被拒之門外,還能指望這樣的縣長帶著感情、帶著問題走訪基層,拜民眾為師、與民眾交友嗎?而且,民眾“無事不登三寶殿”,有幾個會沒事故意麻煩縣長?實行縣委書記和縣長辦公室公開掛牌的桂陽縣,縣長庹登軍就表示,“事實上辦公室公開掛牌辦公後,直接來找書記和我的市民並不多。”
“門難進、臉難看、官難見”的實質,恐怕還是官僚主義作祟。縣長們把自己當成了“父母官”,而不是為群眾提供公共服務者,他們刻意與民眾保持距離——— 不願見,怕丟架子;不想見,怕受影響;不敢見,怕被纏訪。改進作風的成果要讓民眾看得到,一個重要表現,就是群眾真正能與縣長面對面,而不是只能在電視新聞裏見到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