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惠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辦公室副主任
【編者按】 10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了《中國的司法改革》白皮書。這是中國首次就司法改革問題發佈白皮書。本報特邀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辦公室副主任蔣惠嶺解讀白皮書發佈的重大意義,敬請關注。
發佈司法改革綱要的目的是規劃和部署未來的改革,發佈司法改革白皮書的目的則是總結和展示既有的改革成果。對某項工作的總結,展示固然重要;而對未來的規劃,部署會更令人興奮不已。不過在我看來,《中國的司法改革》的發佈在某種程度上來説比司法改革的規劃更加重要,因為它具有非同尋常的政治意義。司法改革白皮書第一次將司法改革納入了政府白皮書的系列,第一次以權威文件形式系統展現司法改革的措施和成就,第一次對外昭示司法改革的目標、方向和追求,第一次勾勒出我國司法制度進步的軌跡。可以説,司法改革白皮書是我國堅定不移推進司法改革的政策聲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政治宣言。它體現著中國對於司法改革的政治認同,展現了司法改革所享受的優厚的“政治待遇”。
首先,白皮書確立了司法改革的重要性。白皮書是一國政府或立法機關正式發表的以白色封面裝幀的重要文件或報告書的別稱。作為一種官方文件,白皮書代表政府立場,講究事實清楚、立場明確、行文規範、文字簡練,沒有文學色彩,是一種政策聲明和宣示。只有那些最為重要、最受關注的領域才會成為政府白皮書的主題。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組成部分,司法改革近年來依靠其努力、作用和成就,逐步引起了各方關注,贏得了應有的地位。但司法改革白皮書的發佈無疑是對司法改革重要性的最大肯定。
其次,白皮書展現了司法改革的公開性。以往的司法改革常常被當作為“敏感話題”束之高閣,有關部門發佈的改革文件還經常被標以“機密”。近年來,牽動各界關注、影響到人民群眾普遍利益的司法改革從“多做少説”到“邊做邊説”,再到“幹得好,也要叫得響”,直至進入政府的白皮書,直接體現了司法改革的公開屬性。白皮書令司法改革不再神秘,讓司法改革不僅在實質上而且在形式上成為公眾可以享受、了解、參與和監督的“常規公共服務”了。
第三,白皮書展示了司法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改革是一個試錯的過程。改革中出現任何錯誤都是可能的,改革所付出的代價也包括失敗的代價。不過,只要認準改革方向,緊緊追隨改革目標,完善改革方法,提高改革的民主參與度,失敗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減少。從司法改革白皮書仲介紹的各項改革措施來看,即使不能説是全部,也可以説絕大多數改革措施都體現了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根本目標,符合司法規律,對我國司法制度的進步是有貢獻的。
第四,白皮書體現了司法改革的不可逆性。司法改革的目標、原則、成就以白皮書的形式昭示天下,它所發出的信號已無比明確:司法改革的方向不會發生逆轉,司法改革的力度不會減弱,司法改革的事業不會半途而廢。白皮書的發佈將司法改革帶入了常規工作範疇,成為司法制度建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後,白皮書反映了下一步司法改革的新要求。其實司法改革白皮書中並沒有對下一步中國的司法改革作具體部署,但它的時代背景和具體內容所形成的強大氣場,足以讓我們推斷今後中國司法改革的未來,進而預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美好前景。
面對司法改革這個政治意義長遠、法律意義巨大的“潛力股”,面對雖然適合國情但遠不能算是發達甚至尚有很多缺陷的司法制度,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面對法律人為之不懈追求的目標,我們應當珍視司法改革所得到的高度政治認同和優厚的“政治待遇”,最大程度地把這種政治資源轉化為法治資源,建設和培育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