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遊”背後的現實意義

時間:2012-04-17 08:10   來源:人民網

  近日,北京市政府對外公佈了《關於鼓勵北京地區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設立旅遊開放日的指導意見》,就“旅遊開放日”的審批設立、實行推廣等問題做了詳細規定。今後,除旅行社組織的團體遊客,零散旅遊者也將有望能報名參加“機關遊”。(4月16日《京華時報》)

  過去一説到旅遊,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名山大川、名勝古跡,很少有人會想到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也會成為旅遊景點。這一方面是因為人們對旅遊概念的認識還過於片面和狹隘,沒有想到人間處處皆風景,政府機關也不例外;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國的政府機關向來都有“衙門重地,閒人莫入”的傳統,即使有人想進去參觀一下樓臺亭閣,了解一下政府機關日常工作狀態,也是少有機會的。

  而北京市政府此次出臺專門的“指導意見”,就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設立“旅遊開放日”做出了詳細規定,卻讓我們不但對旅遊的概唸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而且也有機會走進各級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來個“機關一日遊”。依照筆者的看法,“機關遊”的推出,絕對不僅僅是豐富了廣大遊客的旅遊項目,而是有著更加積極的現實意義。

  首先,“機關遊”的推出,有利於政府機關的“祛魅”。在絕大多數遠離政府機關的普通公眾眼裏,對政府機關仍舊有一種或濃或淡的“衙門情結”,總覺得政府機關是要地,是禁區,儘管心裏也懷有濃厚的興趣,想進去參觀探究一番,但還是在一種敬畏心理下望而卻步。如此一來,對政府機關而言,威嚴倒是威嚴了,但卻失了親和力,人為拉大了政府與百姓之間的距離。而現在政府主動開放,推出“機關遊”,歡迎普通民眾走進機關大院,感受政務氛圍,無疑將起到很好的“祛魅”作用,消除公眾對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好奇心理,同時也拉近了政府機關與普通百姓的距離,增加了政府公職人員的親和力,樹立了親民形象。

  其次,政府機關從“壁壘森嚴”到“對外開放”,有利於發揮公眾對政府的監督作用。通過媒體的報道我們知道,政府機關效率低下,人浮於事的現象比較突出,很多政府公職人員甚至在上班時間玩遊戲、看電影、炒股票和網路購物,這不但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服務水準,而且嚴重影響了政府形象。現在有了“機關遊”,政府公職人員的一言一行都置於遊客的眼皮底下,無疑就大大提高了政府公職人員工作的透明度,客觀上必然會起到一種約束作用。從某種角度説,這也算是公眾對政府工作的一種監督。

  所以説,只要做好“機關遊”的細節完善工作,趨利避害,揚長避短,比如維持好遊客進入政府機關的秩序、避免遊客參觀打擾正常辦公等等,那麼它完全可以走出首都北京,在全國各地推而廣之。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