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前,浦東一男孩不慎跌落窖井而隕命的事件為媒體曝光後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筆者在哀嘆一個如花的小生命就此逝去的同時,不禁對各個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思路産生了憂思。
實際上,窖井奪命事件在我國已不是第一次發生。就在今年,已經連續在武漢、南寧等地市發生了多起窖井奪命或傷人事件,造成多個無辜生命被窖井吞噬。而在每一次事件發生後,各涉事地的相關政府部門也總能在第一時間或至少是最短的時間內及時介入並審慎處理。這充分反映了我國各個地方政府在處理這類事件時能力的提高,也體現了其對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問題的重視。
然而另一方面,這類事件的頻繁發生卻又清楚地向人們表明,很多政府部門對這類事件以及體現于這類事件之背後的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其實還真得不夠重視。原因在於,窖井奪命事件之所以會頻繁發生,與各個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對這類事件的輕視直接相關。筆者去過國內很多地方,所親眼看到過的類似奪命窖井在各地都幾乎多不勝數——尤其是在各個市地的城郊或相對偏遠、少人來往的地方,很多缺乏起碼安全防護的窖井都無人問津。而造成這一現狀的根源,筆者以為,完全在於各個地方政府管理部門對這些窖井安全管理的不重視甚至是高度輕視。原因在於,面對窖井奪命或傷人這類發生概率小而又小甚至根本就不太可能會發生的事件,很多地方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壓根就沒有從思想上予以重視,在事件還沒有發生在自己地盤上之前,完全不將其當會事,甚至在其他地方已經發生窖井奪命事件且公眾也已經對相關政府部門的管理能力提出質疑而急需要各地相關政府部門都引以為戒的背景下,也幾乎不為所動,對分散在本地各個地方的奪命窖井缺聞少問。在這種管理思路之下,各地頻繁發生窖井奪命或傷人事件絲毫不足為奇。
顯然,在應對窖井奪命問題上,我國各地相關政府部門步入了一種食品安全管理式的尷尬:問題在某個地方出現後,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在獲得領導的批示後及時介入並快速處理,之後便開始反思並加強監管,而其他地方則依舊我行我素,直到類似問題也在該地出現……。面對這一尷尬,各相關政府部門不是從源頭和機制上去做好防範工作,而是完全採取了一種“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應對模式:在生命逝去後會認真反思,努力改正;而在此之前則抱著僥倖甚至是慶倖的心理,對存在危險隱患的窖井不聞少問。這顯然上是沒有從思想上真正重視對奪命窖井的安全管理,也不可能會真正杜絕窖井奪命或傷人事件的再次發生。
當代社會已經進入了風險社會時代,這是一個風險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的時代。這樣一個時代的來臨客觀上要求政府部門學會風險規避,善於管理風險和防範風險,學會從所有的風險、事故或災難中舉一反三,汲取教訓。否則,就難免會出現“食品安全問題走了,而藥品安全事件來了”的尷尬,也不可能會避免“窖井奪命事件在此地走了卻又會在其他地方來了”的必然。窖井奪命事件的元兇在於管理不善的窖井,而其背後顯現的則是各地相關政府部門在管理窖井中的思想麻痹以及疏于職守。就此而言,窖井奪命事件的頻繁發生實際上暴露了目前我國各地相關政府部門社會安全防護方面的思想麻痹以及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能力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