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柔軟柔軟再柔軟些

時間:2011-06-13 14:09   來源:錢江晚報
  中國社科院等日前聯合發佈《中國城市生活品質指數報告》。報告顯示,受“生活節奏快”、“環境壓力大”等因素影響,在30個省會城市中,北京名列第八,遠低於其他超大城市廣州和上海,也排在呼和浩特、石家莊等城市之後。

  京城面上無光,但絲毫不出人意外。比起廣州上海等南方城市,北京自然環境、水資源壓力大出許多,自然失分不少;比起呼和浩特、銀川、石家莊、合肥等二三線城市,京城超快的生活節奏(38.03分,排最後一名)也讓市民生活壓力劇增,而銀川則借助“龜步生活”(48.68分,排名第一)勝出。城市病的症狀都有,並且抗病能力也比較差,北京就是一個中國城市“重病號”的典型標本。

  當然,其他“病號”也好不到哪去。“2011中國摩天城市排行榜”10日發佈,對比不久前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發佈的“最幸福”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可以發現,基本上摩天樓越多越“不幸福”。“摩天指數排行”順序相近的排行榜上,生活成本、房價、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城市病同樣嚴重,排名越高,越不宜居住。即便是追求“品質之城”的杭州,這麼美好的城市連前十名也無緣擠進。

  城市越長越摩天,生活品質為何坐滑梯?如報道所説,反差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高速的經濟增長與居民生活品質水準存在反差;二是居民實際生活品質與主觀感受存在反差。這再次驗證了所謂的“倒U現象”。發達和幸福並不一定成正比,到一個臨界點,越發達,城市病越突出,越不幸福。例如,報告顯示,盲目擴張帶來的通脹率高,高房價、社保水準低,生活節奏快,是致使北京主觀滿意度偏低的關鍵因素。

  記得去年中秋那場“世紀最牛大堵車”,因為小雨,北京“200米的路,車走了半小時”、“下班路上堵了6個多小時”……憋了6小時無法“方便”的日子難言幸福。然而,更讓人警惕的是,“憋屈”的城市病正在向中小城市蔓延。各地紛紛祭起“大規劃”——655個城市計劃“走向世界”,183個正在建設國際大都市。貴陽規劃了17座摩天大樓,居全國第五。廣西防城港市的亞洲國際金融中心據説比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還要高。這種被學界稱為“過度傾斜”的城市化,是複製一座搖晃的摩登。正如路透社的批評,“一些官員幾乎沒有考慮過節能或生活品質問題,他們的主要目標就是建設、建設、再建設”。

  為了浮華,不能製造不幸。我們亟須回到城市化原初的出發點,把人作為城市化的主要內容。如《2011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所提出的,未來城市應該以人為本“適度傾斜而平坦”。根據資源稟賦、歷史基礎、區位條件,確立適度傾斜的全國城鄉經濟社會活動和未來發展的空間結構,引導人口和産業空間合理流動與均衡分佈。不是“建設、建設、再建設”,而是“柔軟、柔軟、再柔軟些”。(付瑞生)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