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2000億“摘星”不合時宜

時間:2012-04-16 13:34   來源:廣州日報

  近日,作為“改革開放後中西部地區最大的外資項目”,三星電子快閃記憶體晶片項目落地西安引發爭論。媒體披露,該項目總投資將達300億美元。而為了吸引落地,當地可謂下了血本,優惠條件計算下來折合2000億元乃至更多。

  中國30多年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繁榮的秘密是什麼?其中,獨特的地方官員考核和激勵機制並由此形成的地方GDP競爭成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動力引擎算是“不爭的事實”。沿海地區曾經用土地、廉價勞動力和稅收等優惠配套設施等等吸引海外投資特別是跨國企業入駐。今天,這一模式的可持續性正在不斷被質疑。

  耗鉅資“摘星”,實際是沿海地區過去發展模式的翻版,之所以引起如此輿論反彈,則是因為過去被容忍的規則已經變得不合時宜:

  首先是因為當地提供的這些優惠措施,是在外資企業“超國民待遇”已被取消的大背景下發生的。2010年12月,國務院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兩稅合一”被認為是外資企業優惠待遇變成平等待遇的標誌:在中國加入世貿5年過渡期結束之後,中國不僅讓其在稅收政策回歸國民待遇,而且有關的其他因素包括土地價格上、環保、勞工待遇,水、電、物流等方面,都取消了原來的多方面優惠。這一企業“平權運動”,是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走向成熟的表現。

  我們也不難理解地方政府的急切,在2009年由國務院批復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中,西安被定為“國際化大都市”,並進一步要求在經濟區建設“全國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戰略高地”和“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範基地”。但近年來,雖然經濟總量不斷提升,但以工業為代表的第二産業卻一直處於頹勢。而且,面對重慶、成都等同為西部中心城市新區的競爭,西安高新區在最近幾年也缺乏類似重慶惠普、成都Intel等重量級外資項目。可以説,地方GDP競爭是這次“摘星”的主要推動力之一,而“摘星”到手是否能複製此前長、珠三角等地區的繁榮經驗需要繼續觀察,但是從根本而言,這一簡單重復的舉動,在今天強調政府之手退出市場,尋找新發展方式的時刻,是對市場經濟改革的某種破壞,也是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的某種倒退。

  耗鉅資“摘星”另一不合時宜之處,在於今天經過網際網路啟蒙的民眾,已然與20年前不同,對政府決策的透明化公開化陽光化均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此大手筆的招商成本,已經很難重復過去的路徑。“摘星”的消息一經披露,就有民間激烈反彈之聲就是明證。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