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破解這個問題呢?哪怕當前尚未實現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化,也應該對公辦、民辦幼兒園一視同仁,按照同等要求,實行同樣的財政補貼、政策管理與制度監管。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相關評估報告指出,目前幼兒園“入園難”普遍表現為“入公辦園難”,質優價廉的公辦幼兒園數量明顯不足,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就此,新華社發表評論痛陳:公辦幼兒園?太難進了!民辦幼兒園?太貴了!幼師素質?差別太大了!
這一連串的問號和感嘆號,確乎擊中了廣大幼兒家長的心頭之痛。為什麼公辦幼兒園那麼少,那麼難進?民辦幼兒園那麼貴,又那麼亂?若不直面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人們依然只能一茬一茬地收穫一肚子苦水。
所有這些問題,一言以蔽之,就是公辦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的制度供給不一樣。公辦幼兒園享有更多的政策照顧和財政投入,民辦幼兒園卻像沒爹沒娘一樣,在現實運作中,如履薄冰,自謀出路。而這背後,又是學前教育非義務教育化以及民辦幼兒園非公益化所致。
學前教育不屬於義務教育,這導致幼兒園不能像中小學那樣,進行合理佈局和規劃,使得公辦幼兒園招生數遠低於適齡幼兒數量。例如,一個轄區可能有500人要上幼兒園,可公辦幼兒園只能保障200人入學,大家肯定要擠破了頭,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按照道理,民辦幼兒園收費更高,本該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和師資力量,但在現實中,由於民辦幼兒園良莠不齊,趨利性明顯,幼兒教師穩定性差,導致辦學品質不盡如人意,家長更拼了命地想擠進公辦幼兒園。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怎麼破解這個問題呢?關鍵就在於制度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哪怕當前尚未實現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化,也該對公辦、民辦幼兒園一視同仁,按照同等要求,實行同樣的財政補貼、政策管理與制度監管。説來其實也簡單,就是參照義務教育的辦法,一是將公辦、民辦幼兒園納入同樣的評級考核體系,按照不同考評級別撥款;二是同樣按人頭(生源數量)補貼經費。
民辦幼兒園的收費和教育理念可以和公辦有所差別,但同樣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角色,各地理當為其提供無差別的制度供應。只有實現公辦和民辦幼兒園教育資源均衡化,才能在這基礎上讓其發揮各自優勢和特色。也只有對公辦、民辦幼兒園一視同仁,才能更“理直氣壯”地要求民辦幼兒園必須按照公益性事業的定位辦學。當公辦、民辦幼兒園具有一樣的“底色”,同樣具有普惠性特徵,家長自然不會擠破頭想進公辦幼兒園。
學前教育備受家長重視,就在於人們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要讓公辦、民辦幼兒園一樣承擔起提供優質學前教育的重擔,首要條件是不能讓民辦幼兒園掉隊,輸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