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範評選不該有“刻板成見”

時間:2015-06-15 10:31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已經去世的歌手姚貝娜,被評為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廣東省候選人。簡介中,姚貝娜熱衷公益的一面得到描述:她擔任“粉紅絲帶乳腺健康粉皮書”宣傳大使、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抗癌宣傳健康公益大使、“愛的小桔燈兒童關愛行動”愛心大使。她先後參加“MusicRadio我要上學”愛心路演、“大德至信大愛無垠”關愛老人慈善聯誼會等多個慈善公益項目活動。不幸病逝後,她的眼角膜捐獻給了多位受捐者。(6月14日《南方日報》)

  生前的明星身份,讓姚貝娜候選的消息再次引發關注,引起爭議。爭議的點有兩個:一個是,已經逝去的人還可以成為道德模範的候選人嗎?為何有那麼多健在的道德模範不去表彰,而要把這個榮譽賦予已經逝去的明星?另一個是,娛樂明星是否可以成為道德模範候選人?雖然娛樂明星也會熱衷慈善,但是這種熱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包裝和行銷的策略,明星在利用其身份推動慈善的同時,也已經獲得了公眾讚許和市場回報,怎麼可以再把道德模範的稱號賦予他們呢?這兩種觀念,讓姚貝娜成為被爭議的焦點和質疑的靶子。

  逝去者可不可以成為道德模範?這本身不是一個問題。道德模範表彰的是具有道德感召力的個人和集體,表彰的是這種力量背後的道德來源,只要人們具有符合評選標準感動他人的力量,他們就可以入選,而不論他們是生還是死。

  明星成為道德模範會降低感召力?這更是一種道德過敏。明星也有很多面,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也可以有較高的道德標準,他們也可以成為道德領域的模範。姚貝娜就是這樣的明星。雖然,她頭上有著炫目的明星光環,但是她的行事作風更像是一個追求夢想的單純的年輕人,她的行善熱情更像是一個竭力付出的參與者,當她以明星身份參與社會慈善時,她是一個被圍觀的明星,她也是一個踐行慈善的普通人。我們會看到她的明星光彩,但也應該看到她行善的熱誠。如果姚貝娜的事跡被更多人看到,那些喜歡她的人就可能因此而受到影響,把這種喜歡延續下去,延伸到慈善領域,難道這不是姚貝娜成為道德模範的一種現實價值?所以,只要事跡真實,就不該讓明星身份成為遮蔽道德評價的障礙。

  對於道德模範的評選和評價,我們通常會有一種刻板成見:道德模範一定是平凡的人幹出了不平凡的事。平凡的人,説的是他們職業普通、身份簡單、生活簡樸,有時甚至是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不平凡的事,説的是他們的付出感天動地、出人意料、富有衝擊力,最好是在某個特殊情境中做出驚人舉動。如此,才能産生一種衝突張力和反差效果。只是生活並非戲劇,人們想看到的是生活的全部,而不是某個時刻的驚呼一瞥:所謂的道德模範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們有著怎樣的生活,是什麼道德因子讓他們成為這樣的人?這才是人們所關注的,也是他們可以去學習的。

  從這個角度看,姚貝娜成為道德模範候選人反而是一件好事,在迎來爭議的同時,也在打破關於道德模範的“刻板成見”——在道德模範的評價中,需要表彰是精神和力量,至於表彰對象的面孔是怎樣的,不應該有刻板成見。(李劭強)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