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日李克強總理明確提出鼓勵電信企業儘快發佈提速降費方案計劃後,據新京報報道,昨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均將對外披露具體提速降費的執行方案。其中最給力的中國移動預計到2015年底,流量綜合資費同比將下降35%以上,聯通提速主要形式則是網速“免費翻倍”。
國務院常務會議剛部署5點舉措,三大運營商就披露了具體執行方案,其反應之迅速,措施之細化,堪稱“積極回應”。而在網費網速這類微觀領域關係著“網際網路+”推進的基礎環境的當下,這些切實的舉措,無疑有助於降低國內廣大消費者的寬頻消費負擔,也能壓減經濟運作的成本。
但從民情反饋上看,有些人仍擔心,寬頻運營商們“雷聲大雨點小”,只是雨過地皮濕,甚至陽奉陰違,等風聲一過就一切如初。這其中,固然有消費者指望問題畢其功於一役的因素,也跟現實背景有關:過去多次寬頻降費提速的行動,取得實質成效都跟民眾期許有距離,網費高、網速慢問題也積累了很長時間。
在此情境下,電信運營商們採取了較大的降費提速幅度,固然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也是順應市場的明智舉動——正如李克強總理説的,降低網費和流量費不是政府的決定,而是“不降不行”的市場選擇。但與此同時,還得做好配套的利好解釋和宣傳,並切實踐行承諾,增強民眾的權益獲取感和認同度。
這就需要運營商們恪守責任,避免既往的收費明降暗不降或陷入邊降邊增怪圈等問題。實質上,對幾大運營商來説,實行薄利多銷原則,把能降低的收費盡力降低,把能減免的收費儘量減免,也是立足長遠之舉。中國寬頻和手機移動用戶數量龐大,消費潛力巨大。以聯通為例,從2012年到2014年底,寬頻接入端口數從1億到1.43億,光纖覆蓋家庭用戶累計達到8658萬戶。從表面上看,降費提速,似乎寬頻運營商們經營收入和利潤減少了,但從長遠看,是在蓄積盈利能力。因為只有資費真正降下來了,網速提高了,才能喚醒更多民眾寬頻消費意識,吸引更多民眾加入寬頻消費大軍,進一步拓展業務規模,實現更多經營利潤。
此次三大運營商都提出了具體的降網費提網速目標,在現行情況下,或許可考慮被納入央企業績考核辦法進行獎懲。但對於其目標能否實現,也不妨引入第三方監督,以促使其結果更接近於民眾實際感知,讓降網費等舉措做得更實。
還應認識到,在政策帶動下,幾大運營商明確提出降網費提網速指標,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指標,終究是讓電信企業形成非受迫式降費提速的自覺性和持續性。這需要競爭壓力的傳導。基於電信企業的規模和實力及其行業特徵,目前構建國有電信企業的內部競爭格局更具現實性。而對其被導入競爭格局中的成本,可通過加入資訊基礎建設的投入予以補償。也只有增強了競爭,運營商們改善服務與創新,才有了更持久的動力。(莫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