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改要掙“面子”更要做好“裏子”

時間:2015-03-20 13:41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3月16日,《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出臺,作為中國足球全新的頂層設計,方案亮點很多,共有50條改革措施,內容包括足協改革、聯賽改革、國足建設、青訓體系、申辦世界盃、中國聯賽足彩等等,引起了人們強烈的期待。

  一説到中國足球,很多人不是一聲嘆息,就是衝動“罵娘”。原因很簡單,就是中國足球太不爭氣了,一到世界舞臺上,就打不出風格,賽不出水準,總是落後挨打。中國足球也長期被標注為“丟臉”的符號,讓人覺得有損國家形象。事實上,在很多人心中,也會覺得堂堂十三億中國人,總是玩不轉小小足球,茲事體大。

  競技體育的確魅力無窮,特別是足球。只要想想世界盃期間球迷有多麼瘋狂任性,就懂了足球可以讓人怎樣神魂顛倒。回想過去,中國足球傷透了球迷的心。尤其是,放到世界盃的鏡子下,更能凸顯男足的所謂“形象”。2002年日韓兩國主辦的世界盃,是中國國家隊唯一一次進入世界盃,三場凈吞9彈狼狽而歸。正因以往的不良表現,才讓現在人們對足球改革充滿期待。

  足球改革,如果能讓球迷今後少點傷心,多點歡樂,當然是好事。此次足球改革的目標,也的確讓球迷熱血沸騰——“成功申辦世界盃、男足打進世界盃”。這些都從某種程度上,滿足人們對競技體育的追求。毋庸諱言,中國在搞競技體育方面進步神速,成為奧運金牌第二大國就是最有力的證明。成功的經驗之一,就是充分利用了“舉國體制”這一法寶。而近幾年,人們反思“舉國體制”的弊病,在於太過功利化,在推動全民健身方面沒能發揮很好的作用。

  正因為如此,眼下面對足球改革方案,就不能只盯著“加大國足投入,新建訓練基地”這樣的內容,因為世易時移,人們的期待不止于競技層面,更多地轉向全面健身,轉向足球文明。也就是説,中國足球不能只追求在國際賽場上把“面子”找回來,更應該去構建一個充滿正常的競技秩序,讓足球帶動全民健身,讓踢球成為人們一種生活方式。

  改革的價值,既在滿足公共利益的需要,也要避免被既得利益捆綁。這就要求,足球改革不能帶著過多的功利主義色彩,掉進唯成績論的陷阱中。更何況,足球競技成績的提升絕非朝夕之功,而是建立在社會普遍參與的基礎上,建立在良好的足球文化基礎上。不得不説,在中國,現在仍然是球迷很多,踢球的很少,喜歡足球的人很多,但對足球文明的理解程度還不夠。而且,足球“從娃娃抓起”在現實中還在遭受應試教育的抵制,足球運動離“群眾性參與”還有很遠的距離,在中國街頭也很難看到“街頭足球”的影子。

  足球改革,如果旨在進行制度重建,就應該發揮出更多良性的激勵價值,對可能出現的負面方向進行及時糾偏。為此,現在必須厘清的一個價值判斷,就是中國足球不應該簡單功利化、面子化,不能掉進唯競技成績論的陷阱。歸根結底,足球作為一項體育運動,最大的價值還是促進國民體質的提升,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單士兵)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