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晚上在微博上看到一張圖片,一對大伯大媽,穿著環衛工橙色工作服,手持一塊裁剪成心形的“心願卡”,對著鏡頭。紙板上寫著:“年輕人,少放點鞭炮,讓我老伴早回家過年!謝謝體諒!”這張圖片後來又在微信上傳開了。
早點回家過年的心願,當然應該得到理解、同情。但是,更值得同情的是:這麼大年紀了,還在從事很辛苦、報酬很低的環衛工作。他們為什麼只是希望能早點回家過年?為什麼他們沒有表達這樣的心願——可以在家頤養天年,等待在外工作的子女回家團聚?他們沒有這樣的心願?還是不敢、或想不到自己還可以有這樣的心願?
這張“心願卡”,不知是大伯大媽的原創,還是別人塞給他們的。本來,過年放鞭炮,是古老的習俗,好像很難打情感分。但是,如果影響了環衛工回家過年,“放鞭炮”就有了負面色彩,但又不能打擊一大片時,選擇“年輕人”作為勸告對象,就有了文化優勢——中國人有尊老的傳統,放鞭炮影響了環衛工回家過年,你於心何忍?人家都那麼大年紀了,你不該體諒一點?這時,“年輕人”還能説什麼呢?
“年輕人”是放鞭炮的,不是製造鞭炮的。如果真是放鞭炮影響了環衛工回家過年,控制鞭炮的産量和銷售就是了,直接從源頭上解決問題,要比勸告“年輕人”效果要好得多。但是,環衛工人會去找鞭炮生産廠家交涉嗎?估計他們想都不會這樣想。即使想到了,他們憑什麼跟鞭炮廠家説話?他們有這個底氣嗎?人家會理睬他們嗎?有必要理睬他們嗎?你什麼時候回家過年,跟我有什麼關係?有些地方還指望鞭炮産業提供就業崗位,貢獻GDP,放鞭炮跟環衛工回家過年的關係,根本不可能進入決策者的考慮範圍。於是,無姓無名,沒有特定對象的“年輕人”被挑選出來作為環衛工的反面,環衛工真正的困境,就被“年輕人”遮擋了。
“年輕人”其實是個符號,用來跟環衛工形成對立。“心願卡”照片上的環衛工,其實也是一個符號,被賦予了正面的意義。把人符號化,就把某種正義絕對化、抽象化了,結果是遮蔽了相關人群面臨的現實問題。
肯定有上年紀的環衛工想早點回家過年,但肯定也有希望過年能加班的環衛工,過年加班能拿幾倍于平時的加班工資。這個心願,跟兩年前河南新鄭市一批70歲以上的環衛工人的心願相同。當時,屬於新鄭市城市管理執法局管轄的環衛工有193人,60歲以上的比例佔了50%。2013年8月,一名老年環衛工不堪高溫作業,死於熱射病。新鄭市城市管理執法局辭退了7名70歲以上的環衛工人,讓他們回家“享受天倫之樂”。但是他們都希望繼續幹下去,哪怕工資很低,哪怕沒有各種保障,幹下去“還有饅頭吃”!生活的現實,讓他們不敢把“享受天倫之樂”當作自己“心願”!這才是應該正視的現實問題。
後來,又一張圖片,與“心願卡”圖片捆綁在一起,在微信上熱傳,圖片上是一個賣鞭炮的老人,他説:“都不買鞭炮我咋辦?我也是老頭。”“早點回家”的心願是正當的,“多賣點鞭炮”的心願也是正當的。把正當性符號化、絕對化,兩種正當性就掐了起來。人們在兩種正當性之間左右為難,而環衛工真正的、應該實現的心願,很容易被遺忘。(戎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