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獨兩孩”政策實施至今已將近一年,根據全國多地反饋的數據,公眾對生第二個孩子的反應,卻未如預期中的“熱烈”。
按之前官方的預測,全國符合單獨兩孩政策的夫婦約有1100萬對。然而,截至5月31日,全國提出再生育申請的單獨夫婦共有27.16萬對,僅佔符合條件的2.5%。而實際出生人口比申請數量還會低。“單獨兩孩”政策落地的第一年,明顯“遇冷”。出現這樣的局面,固然跟政策落地的當年基本不會出現生育高峰有關,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是,相關分析脫離實際。
雖然計劃生育政策已經實施了三十多年,也一度十分嚴格,但是,了解人們的生育意願,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並不是隨便做個調查,拿數據分析一下就知道那麼簡單。先説“單獨兩孩”政策的作用。其實,在這一政策實施前,想超生的人違法成本並不高。相關法律法規只對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等職工有較強的約束力,在其他單位上班的人,特別是13億人口中的9億農民,超生後只需要繳納社會撫養費即可,即使不交社會撫養費,計生部門似乎也無計可施。這些年,文明執法的進程還是很明顯的。根據24個省份的公開資料,2012年的社會撫養費徵繳總額超過200億。龐大的數額表明超生已經是普遍現象,“單獨兩孩”政策不過是替一部分想超生的“單獨”夫婦省了社會撫養費而已。從這個角度説,“單獨兩孩”政策已經嚴重滯後於現實。
此外,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許多人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生育成本、就業壓力以及受教育水準的提高,讓部分符合條件的人不願意生育二胎,也有人乾脆不生孩子。傳統的“人口負擔論”、“人口壓力論”視超生為洪水猛獸,過時很久了。
有專家認為,即便全面放開兩孩,我國實際生育率也很可能低於1.5,而國際上通常認為總和生育率2.1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準。既然生育率低已經成為問題,人口政策就要更加符合實際,預測要接地氣。
要減少預測的偏差,預測就不能先入為主。之所以預測跟現實差距很大,導致完善生育政策步伐緩慢,不可忽視的一個原因是,對“全面兩孩”還有很大的顧忌。放開“全面兩孩”,就意味著鉅額且不公開透明的社會撫養費將失去。此外,龐大的計生隊伍無用武之地,是相當棘手的問題。
“單獨兩孩”政策第一年“嬰兒潮”預期爽約,還不用太緊張,有觀點認為生育累積勢能在三年左右差不多釋放完,然後步入常態。但是,如果兩年後依然跟預期差距很大,問題就真的來了。我國面臨長期生育率超低、老齡化加快、勞動力人口出現下滑以及性別比嚴重失調等人口形勢,“全面兩孩”等不得,拖不起。剩下的兩年時間,一方面,地方和部門不要再對社會撫養費等利益寄予太高期望遲滯改革,另一方面,“全面兩孩”調研要加快進程,且提高準確率,不再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