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專家豈能為壟斷“代言”

時間:2014-08-14 10:32   來源:廣州日報

  近日,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昕竹被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諮詢組解聘,因其以委員會專家諮詢組成員的身份,受聘于正在接受國家發改委調查的高通公司,收取高額報酬,為其出具“未壟斷”的經濟學證據,違反了諮詢組工作紀律。

  張昕竹本人對解聘結果似乎並不服氣,稱自己只是“幫外企説話”,“就好比我給死刑犯做了辯護,任何一個案子都有正方和反方,不能連説話的權利都沒有吧。”張昕竹到底冤不冤,筆者認為可以從幾個方面分析。首先,國家發改委正在對高通公司進行反壟斷調查,並稱已經確認其壟斷事實,張昕竹受聘于高通公司,對調查的部署安排保密性或有不利影響;其次,在收取了高通公司的報酬後,張昕竹還能否公正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尤其是不利於高通公司的觀點,很值得懷疑。

  事實上,專家諮詢組工作紀律已有明確規定:“不得從事與履行專家諮詢組職責利益衝突的活動;未經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同意,不得以專家諮詢組成員身份從事與履行專家諮詢組職責無關的活動。”張昕竹既然加入了專家組,就必須遵守這一規定,被解聘並不冤。

  反壟斷專家居然為壟斷企業“代言”,這折射出我國反壟斷機制仍不健全。放眼國際,反壟斷在市場經濟中佔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反壟斷法規在美國被稱為“自由企業的大憲章”,在德國被稱為“經濟憲法”,但我國《反壟斷法》生效至今僅有6年時間,反壟斷調查發力也是近一兩年的事情。從微觀上來看,反壟斷牽涉到消費者能否以更合理的價格買到商品;而在宏觀層面上來看,反壟斷是保證市場發揮資源配置作用的必由之路,也是“有形之手”護衛“無形之手”的制度保障。解聘違紀專家,不過是我國完善反壟斷機制的一小步。

  首先,張昕竹稱要保證正反雙方説話的權利,這倒是給我們一些啟發。在由行政機關主導的反壟斷調查中,應按照國際慣例用好聽證制度,讓被調查對象為自己辯護。比如谷歌執行董事長埃裏克施密特就曾參加過美國參議院的反壟斷聽證會,微軟總裁比爾蓋茨也曾在反壟斷聽證會上與政府機構直接叫板。此外,反壟斷司法訴訟也應逐步成為反壟斷執法的左膀右臂,政府應鼓勵消費者投入到反壟斷訴訟中,既便於消費者維權,又讓壟斷行為無所遁形。

  其次,儘管我國有多個機構可以查處反壟斷行為,但反壟斷執法人員數量遠遠少於發達國家。有報道稱,我國專職從事價格反壟斷調查的人員只有十名左右,而美國達到千人級別。與此同時,反壟斷案件涉及方方面面,對調查人員的相關背景知識、法律、商業乃至資訊技術都有較高要求,人才培養方面應該儘快跟上,一些高等院校的專業設置、執法機關的內部培訓都應有的放矢。

  再次,反壟斷的目標是為了促進市場競爭保障民生利益。而在我國的一些基礎民生領域,還存在不少政策性壟斷的行業,這可能成為我國反壟斷進一步深化的重點和難點。反壟斷的“尚方寶劍”,遭遇行政壁壘的“免死金牌”,可能無法憑藉反壟斷單兵突進來推動市場競爭。比如石油、電力、鐵路等行業,一味強調執法只會走入死衚同,唯有通過深化改革,與打造開放市場、降低行業準入門檻、激活民營資本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多項工作齊頭並進,我國的反壟斷之路才能向前再邁一大步。(張漲)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