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博物館與公眾親密對話

時間:2014-05-20 13:42   來源:人民日報

  如何讓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的中國,倚靠文化優勢來提升軟實力、提升國民素質?肩負傳承文明薪火重任的博物館,責無旁貸

  5月18日,這個曾被民間當成“我要發”的聚財“吉日”,其實是頗具文化含金量的“國際博物館日”。

  這一節日設立於1977年。近年來,在我國也日益受到重視。今年節日來臨之際,許多地方的博物館齊齊免費開門納客,年輕人也好奇地在網上尋找探館攻略,將之作為週末約會的風雅去處;父母們牽著孩子的小手,安靜地走進歷史,希冀下一代能探驪得珠,傳承文化薪火。

  中國博物館的發展,經歷過跌宕起伏。

  7年前,湖北博物館率先免費開放,推倒了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各地博物館紛紛高挂免費牌。免費之初,也經歷過難以避免的張皇忙亂、人流如堵,甚至不少人只為了到博物館煲煲空調、歇歇腳,導致觀展環境嘈雜,管理成本倍增。

  我們始終難忘上海世博會驚人的排隊長龍。排七八個小時隊,只為參觀一個展覽——這種熱情舉世震驚。這個場景也成為一種警示:在物質漸漸富足之後,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水漲船高,國人精神層面的如饑似渴與公共文化産品供給的相對貧乏,形成反差。

  有位英國學者説,博物館是絕大多數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文化體驗。中國改革成果之卓著令世界矚目,如何讓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的中國,倚靠文化優勢來提升軟實力、提升國民素質?肩負傳承文明薪火重任的博物館,責無旁貸。令人欣慰的是,這個舊時陽春白雪的“象牙塔”,正在走進尋常百姓家。

  隨著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如今的博物館和觀展者都在漸次成熟。越來越豐富且分眾化的博物館資源,讓不同層次、不同目標的人群有了充分的選擇空間,他們走進形形色色的博物館,懷揣敬畏之心,向大師致禮,對文化鞠躬。博物館更深層地進入國民日常生活,此其時也。衣食足而知禮儀,當經濟發展成果積累到一定程度,大幅度提高文化産品的公益性供給,已得到決策層高度重視;民間力量參與文化建設、文物收藏的熱情,也正噴薄欲出。

  顯然,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並不是只有“免費開放”這一招。甚至可以説,如果文化部門只著眼于“免費”,未免不夠。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藏品架起溝通的橋梁”,點出了博物館發展的關鍵,在“藏品”,在“溝通”。連日來,南京博物院首次向公眾打開神秘的文物庫房,讓公眾了解文物保管、保養知識;安徽、吉林等地的博物館則向聾啞弱視觀眾和其他殘疾人敞開大門,為他們提供特殊服務;故宮博物院更是開設專題講座,講述“故宮裏的文物醫院”,還與國家大劇院聯袂舉辦古典音樂鑒賞,不斷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正是在這些多維度的溝通中,各種館藏呈現出較以往更豐富的價值,開啟了觀眾新的思考、新的想像。

  現在,各地政府紛紛重視文化建設,一些地方的博物館建得美輪美奐,氣宇非凡。但也不乏轟轟烈烈“建”、熱熱鬧鬧“開”、冷冷清清“守”,甚至無聲無息“關”的情況。關鍵在於,是把博物館當成政績工程,還是志在長遠甚至默默無聞的文化積累工作?是只重硬體,還是志在艱苦有心的藏品收集?是求得公共經費、靠門票免費攬客了事,還是殫精竭慮精心布展、使之更具親和力和現實感?是單單作為給領導視察看上一眼的面子工程,還是面向青少年的第二課堂,甚至乾脆將歷史課搬到博物館來上?

  總之,讓藏品多起來、活起來,讓豐富的歷史給今天的人們“説話”,説得入耳入心入腦,這是今天國際博物館日的鄭重發問……(李泓冰)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