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打車軟體競爭背後是移動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金融支付、大數據三大金礦的爭奪。如此下去,最為尷尬的是商業銀行,商業銀行三大支柱業務之一的結算支付市場正在被網際網路金融無情地蠶食,而悲催的是,商業銀行至今還在睡夢之中。
騰訊公司11日公佈,打車軟體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第一輪活動於2月9日如期結束。1月10日至2月9日,嘀嘀打車中平均日微信支付訂單數為70萬單,總微信支付訂單約為2100萬單,補貼總額高達4億元。(據2月12日《人民日報》)
另據報道,背靠阿裏資金支撐的“快的打車”,自1月22日提高補貼金額以來,短短約18天的時間裏,全國日均訂單量128萬(在補貼政策出臺前,日訂單量約為60萬左右),其中使用支付寶錢包付打車費的日訂單數最高突破60萬。
掏腰包補貼乘客和司機,僅僅出於“網際網路基因”嗎?其商業模式是什麼?
騰訊的微信支付和阿里巴巴支付寶錢包成為打車軟體背後靠山,並且不惜拿出重金燒錢獎勵乘客和司機,推廣打車軟體的目的在於爭奪移動支付、大數據和移動網際網路市場份額。通過佔領打車軟體推廣市場佔領移動網際網路時代LBS(基於地理位置的服務)以及O2O(線上到線下)領域的重要入口。
移動支付正在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爭奪的重要金融市場。通過打車軟體將客戶資金支付鎖定到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寶裏,資金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裏會有時間遲滯。市場份額越大,滯留的資金越多,這部分滯留資金將會成為一個平均固定餘額長期留在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的賬戶裏。打個比方,就像公共汽車一樣,乘客有上有下,只要不到站,車上總會停留一部分乘客。滯留的這部分資金是沒有任何利息成本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銀行賬戶裏卻是生息的。這部分收入就歸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了。如果能夠準確計算出長期滯留不動資金的餘額,甚至可以將這部分資金存高息存款、購買高回報理財産品甚至高息借出獲利。而這些收益都歸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最可供騰訊和阿裏挖掘的是打車軟體推廣開來以後,線上客戶不斷增加帶來的背後大數據金礦。大數據必須有網際網路平臺上的海量客戶帶來的海量資訊支撐。騰訊和阿裏血拼打車軟體市場,大數據是其目的之一。比如,在為期一個月的補貼推廣活動期間,嘀嘀打車用戶突破4000萬,較活動前增長了一倍。通過對這些客戶網路足跡的分析就能夠摸清其消費、購物等一切經濟活動偏好,從而有的放矢展開商業攻勢。這個商業價值是巨大的。
力拼移動網際網路陣地是騰訊、阿裏血拼打車軟體市場的又一個原因。近期,阿裏全資收購高德地圖與爭奪打車軟體異曲同工,瞄準的都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市場潛力。地圖位置與城市打車軟體有交集和契合點。通過移動網際網路將使得O2O商業模式在打車軟體上完美體現出來。
小小的打車軟體競爭背後是移動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金融支付、大數據三大金礦的爭奪。如此下去,最為尷尬的是商業銀行,商業銀行三大支柱業務之一的結算支付市場正在被網際網路金融無情地蠶食,而悲催的是,商業銀行至今還在睡夢之中。(余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