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過去一年的網路軀殼

時間:2014-01-02 11:12   來源:中國青年報

  歲末年終,有網友在微博中調侃似地驚呼:自己剛剛習慣2013,它就與我們告別了。去年12月17日,谷歌發佈了今年的時代精神大盤點。它告訴我們“這一年,世界在搜索什麼”。曼德拉、iPhone 5s與網路神曲《狐狸叫》一同上榜。這一年,中國網民熱搜離婚天后,卻更想搞明白斯諾登是怎麼回事;他們關注《泰囧》也關注《瘋狂猜圖》;搜索“為什麼”的詞條下,排名第一的竟然是“為什麼放棄治療”。谷歌搜索對中國市場的反映並不一定能準確,但其百萬兆單位的詞條統計數量還是惹人矚目。

  緊隨其後吸引眼球的是百度對搜索關鍵詞的盤點。伴隨著對藍天失守的憂慮,以及美麗中國須破霾的呼聲,“天氣”在PC與移動端均成為最熱搜索詞,登上“2013年十大熱搜詞”榜首。上升最快事件是“雅安地震”,網路流行語則首推“土豪”,大家最關注的娛樂節目是“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最熱的遊戲是《英雄聯盟》,最受關注的手機是三星Galaxy S4、小米3、iPhone 5S……

  此外,還有各大電商對網購數據的盤點。這背後是重構一個數字化2013的嘗試,這嘗試並非沒有根基。更私人化的去日留痕潛藏在對大趨勢的歸納中。

  最顯而易見的是生活方式的主動改變。有了帶攝像頭的手機和無處不在的WiFi熱點,有了熱鬧的朋友圈和微博人人,為什麼不“曬”呢?餐前一桌人舉機“試毒”;所到一處定位打卡,即使不喜歡自拍也總得留張風景;喜逢好商品,遭遇差勁人,“咔嚓”,“發送”。已經有創業團隊提供微博書業務,使得用戶可以依據一定的模板自主列印自己指定時期的微博,這是新時期的相冊、日記和圖書。

  無意透露的資訊往往會比主動提供的內容暴露更多。技術切入生活的血管,從觀察變成延伸,繼而成為生活本身。文化研究者告訴我們這樣的投射關係:我是我所買,我是我所吃,我是我所觀察。而所買所吃所看的,淘寶或是一號店的購物紀錄、大眾點評網或者飯本的評論、豆瓣的瀏覽紀錄,微信公共賬號的推送……可都知道得一清二楚。2013年隨隨便便點下的數十個讚,也能一路指向個人的網路社交關係圖。

  赫拉克利特説人不能同時踏入同一條河流,因為往事不可再現。2013年是因特網出現的第53年,淘寶創辦的第10年,臉書上線的第9年,智慧手機在國內普及的第2年。這一年裏,沾在腳底的河底砂礫越來越密集,它們正折射出那一刻的河流越來越準確的倒影。

  技術對生活的延伸離開了最熱的,走向更多逐漸冷去的。一個今年畢業的女孩微博上傳了一張截屏:搜索無線網時,蹦出來默認記錄打頭的WiFi名稱是她上學時宿舍網路的名字。為起這個名字四個室友笑鬧了挺久,那曾是她生命中鮮活的一部分。網路名稱後面顯示著:“不在範圍內”。路由器和人都不在了,手機還記著。

  當生活無時無刻不被技術保存著副本時,以百萬兆為單位計的數字河流裏,還有多少這樣沉睡的、已經找不到實際依附的紀錄呢?

  谷歌的年度精神盤點視頻裏,有卸任的撒切爾、因車禍去世的《速度與激情》男星保羅沃克和最近離開的曼德拉;而2013年離去留下的龐大數字軀殼裏,或許有著生活本身的殘存,它屬於無數最普通的人。這將是場更漫長的告別。(夢影)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