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紙糊"名車"當祭品説開去

時間:2012-12-21 13:54   來源:東方網

  冬至來臨,斷魂人在天涯。據本市有關部門通報:今年冬至前後,預計本市有223萬人次、20萬輛車次出行祭掃;其中21日冬至當天可能出現祭掃“極值”,達到108萬人次、10萬車次;本市殯葬管理部門建議市民錯時出行,儘量避開祭掃高峰。

  如今,冬至已繼清明之後,成為民間祭祀先人的又一個日子,這使我想起了前些時候在美國有個城市唐人街發生的與祭掃有關的一件事:有位從事殯葬業的華人老闆,按照中國人祭祀已故親人的慣例,除經營傳統的紙錢、長錠、冥幣之外,又請人扎了一些紙做的勞斯萊斯、寶馬、賓士、保時捷等“名車”銷售。不想這下闖了大禍,美國警方認為這是“侵犯商標權”,把他抓了起來,法院起訴後,老闆遭了牢獄之災。

  也許有人認為:這些紙糊的勞斯萊斯、寶馬、賓士、保時捷等“名車”,無非是祭祀用品,在儀式上燒了就完了。值得如此小題大做?豈非不近人情!但冷靜下來細細一想,這裡面固然有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不過從他們對保護智慧財産權、保護商標權的重視中,可看出國人經營商品的輕率,對智慧財産權的漠視,從中也值得反思我們的祭祀理念,祭掃方式。

  可不是嗎?清明、冬至祭祖掃墓,憑吊先人,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和行孝品德的生動表現,是二千多年來漢民族傳承不息的特有文明。但無庸諱言,我們的祭祀理念,祭掃方式確實存在許多不文明、不科學的地方。比如祭品,不僅有酒食果品、紙錢冥幣,現在還時興扎紙洋車、洋房,以及家用電器,甚至還有燒紙糊的小姐、麻將牌等;又如祭掃方式,大多躬行墓祭,不僅焚香燃燭燒紙錢,而且要磕頭跪拜,燃放鞭炮,弄得墓園烏煙瘴氣,吵擾先人不得安寧。同時由於清明、冬至集中出行掃墓,往往造成城市道路擁堵,公路長龍蜿蜒,這些陋習與我們倡導的文明、低碳、綠色的祭掃方式顯然是不相符合的。

  其實,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隨著歲月的交替,祭掃方式也是不斷改進的。比如古代清明祭掃,常有折柳之舉,用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宛如戰士的偽裝帽,招搖過市,引以為時尚,並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現在隨著社會的嬗變,折柳之舉早已淘汰了,因此我們也不妨與時俱進,來個文明祭掃。

  那麼,什麼是文明祭掃呢?我以為有兩點,一是墓地祭掃。我想起真禪法師生前曾對我説,他主持的玉佛寺大力提倡善男信女要文明敬香,反對點臘燭,燒高香,而是倡導“上三支清香,表一瓣心意。”因此,我們在墓地祭掃不妨來個“上三支清香,寄一腔哀思”,上仰蒼天,下叩先人,遙祭父母在天之靈,佑子孫人間福康。同時要避免冬至掃墓高峰,也可錯時出行,只要孝心在,不必爭正日。二是網上祭祀。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國內和本市都有此類網上祭祀服務平臺,你可根據自己的特點,在網站為已故親友建立“紀念館”,“紀念館”不僅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你可隨時隨地在網路平臺上進行祭奠活動,諸如點燭、燒香、敬酒、點歌、獻花、植樹等,皆可信手完成,並隨興可發追思留言、輓聯和紀念文章等;而且還可把先人的生平簡介、歷史照片、紀念文章、個人作品、聲像資料等永久存放在紀念館內,供後人緬懷追憶,甚至可把分佈在世界各地的親友召集在這個網路平臺上進行“家庭追思會”等活動。網路就是這般神奇,你無論是獻一束鮮花,還是敬一杯美酒,都會有一種親臨其境的神奇感覺。當然祭奠活動可向公眾開放,也可私密進行。

  我想,這才是現代社會的文明祭掃方式!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