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普瑪江塘鄉薩藏村及周邊的牧場(3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他帶領鄉幹部正在尋求發展産業、增強自我造血能力的路子。為此,他們制定了“一村一品、一戶一策、一人一方”的增收計劃,建設了奶製品加工廠,風乾牛肉、氆氌編織等加工房,將全鄉9座蔬菜大棚無償交給低收入家庭經營。
查布村村民益西旺姆去年在鄉里幫助下,承包了一個蔬菜大棚。她説:“國家已經給了我們這麼多扶持,我們也得想辦法。”
讓格桑確拉感到更加興奮的是,全鄉6個村的生態小康示範村居工程規劃已經批復。他説,今年5月天氣轉暖時,全鄉的房子將從目前的土石結構統一建設成水泥鋼筋結構。
“從脫貧到小康,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我們堅信,自己一定會和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小康。”他説。
3月初,普瑪江塘小學開學了。當記者來到這裡時,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在高原回蕩,給這高寒世界帶來朝氣和希望。
已經在此工作了11年的米瑪桑傑,擔任學校的漢語、藏語以及高年級的英文課老師。“教育是很崇高的事業,能在靠近天空的地方當老師,我很自豪。”他説。
“雪山皚皚,綠草油油,漂亮的房子,蜿蜒的柏油路,還有清閒吃草的牛羊……”12歲的旦巴熱傑指著自己剛剛完成的這幅畫,告訴記者,畫名叫《我心中的普瑪江塘》。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