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挖掘利用好濕地保護的中國“鄉土智慧”

2023-01-31 08:03: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作者:龍春林(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民族地區生態環境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主任)

  去年11月,《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COP-14)在中國武漢和瑞士日內瓦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順利召開。大會以“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呼喚世界各國政府和人們對濕地的關愛與珍惜。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會議並致辭,高度總結中國濕地保護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強調“要增進濕地惠民全球福祉,發揮濕地功能,推進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給各國人民帶來更多實惠”。

  《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部級高級別會議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正式通過《武漢宣言》。宣言呼籲各方以強烈意願和實際行動,促進各類濕地的保護、修復、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續利用。該宣言強調《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規定的原住民在自由、事先知情同意下充分有效參與的重要性,以及鄉土知識和做法在促進濕地保護、修復和合理利用方面的作用。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創造了輝煌燦爛的黃河文明、長江文明。我國各族人民積累了保護與合理利用濕地的鄉土知識和豐富經驗,維繫著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特別是在濕地植物的認知、保護、利用等方面,中國人民為世界貢獻了許許多多鮮活的案例,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智慧。

  比如,浮萍是常見的濕地植物,常漂浮在未被污染的水體表面,在有些地方被認為是農田雜草。不過,我國最早的藥物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就記載了浮萍的藥用價值。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當地侗族百姓認為浮萍能夠“幫助”水稻生長,並在水田裏養魚、養鴨,形成了由水稻、浮萍、田魚、鴨子和周圍其他生物與非生物環境構成的農田生態系統。中央民族大學研究人員後來通過科學研究印證了侗族同胞的傳統智慧。黔東南地區侗族同胞創造的“稻─萍─魚─鴨”生態系統,是一個非常好的中國案例,可在全世界數以萬計的類似地區推廣。

  傳統知識和民間智慧來自地方社區,經歷了數十年乃至千百年的實踐檢驗,而且操作簡單,材料易得,成本低廉,容易採納和推廣應用。不過,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利用鄉土知識或傳統智慧助力濕地修復往往也存在一定的難度,面臨一些挑戰。

  在一些人的固有認識中,傳統知識多是落後的、不符合生産力發展需要的。人們也多從狹隘的視角來看待傳統知識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並因此産生了輕視甚至排斥的態度。這些鄉土知識由於難以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承認,生存空間逐漸縮小。這不僅導致其無法在濕地修復中推廣應用,而且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引進,又將産生不適合當地自然條件的物種甚至外來物種入侵濕地生態系統的新問題,這類教訓不容忽視。

  此外,對傳統知識價值的甄別也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我國多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中積累了類型豐富的傳統知識,哪些傳統知識適用於濕地修復,哪些需要改進方能推廣應用,都必須通過科學論證或經過專門研究。這要求研究者需要受過專門的訓練,或者擁有相關專業知識,尤其是生物多樣性相關的傳統知識。

  還值得注意的是,在運用傳統知識對濕地進行管理的決策和實際工作中,當地人和地方社區的參與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一些傳統知識取材于當地社區,當地人的主動參與能加速保護工作進度,提高保護效率。而在把這些知識引入其他地區的情境中,更多當地人參與,也將促進這些傳統知識的本土化,提高保護工作的可持續性。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