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根本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作者:湯鐸鐸(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上強調,“全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堅定鬥爭意志,增強鬥爭本領,以正確的戰略策略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其中的深層次原因值得分析。
強調“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具有緊迫的現實意義。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影響,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一方面,使我國面臨的發展環境更加複雜,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居民和企業預期轉弱;另一方面,使政策空間不斷受到擠壓,亟需提出新的思路和舉措。外部衝擊是各種矛盾和問題長期累積的結果,有其必然性和長期性,我們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複雜。外部衝擊導致不確定性上升,經濟韌性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經濟韌性既體現為經濟體承受衝擊和從衝擊中恢復的能力,也體現為經濟體適應變化和不斷變革的能力。我國經濟體量大、潛力足、韌性強,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很多。尤其重要的是,面對外部衝擊,我國不但在政策實踐上能夠靈活應對,而且能夠積極推動戰略和理論層面的升級和完善。當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就是要持續增強我國經濟的韌性。只要我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能夠以我為主、因時而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就不會改變。
強調“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具有深刻的理論邏輯。當今世界,開放融通的潮流滾滾向前,沒有國家能夠脫離全球經濟而封閉、獨立地實現經濟現代化。同時,加入全球分工也並不意味著必然實現經濟現代化。對任何國家而言,實現經濟現代化都絕非易事,關鍵是要在開放的同時保持自主性,採取正確的應對策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近幾年,隨著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變化,逆全球化趨勢加劇,有的國家大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傳統國際迴圈明顯弱化。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更多依靠國內市場實現經濟發展。”因此,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成為必然的戰略選擇。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將會使我國經濟的內部迴圈更加暢通,實現高水準的自立自強,更好地統籌發展和安全。在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要立足自身,暢通國內大迴圈,促進國內國際雙迴圈。只有把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任由國際風雲變幻,始終充滿朝氣生存和發展下去。
強調“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是對歷史經驗的總結和發揚。《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將“堅持獨立自主”總結為黨的百年奮鬥歷史經驗之一,強調“獨立自主是中華民族精神之魂,是我們立黨立國的重要原則”。我們黨歷來堅持獨立自主開拓前進道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遭遇過很多外部風險衝擊,最終都能化險為夷,靠的就是辦好自己的事、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反覆強調“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可以説就是對這一精神和歷史經驗的繼承和發揚。只要我們抓住機遇,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就能使國家更加富強,使人民更加富裕,就能夠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同時,我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本身就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