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國發展數字經濟重大戰略意義
作者:葉本乾(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主要經濟形態之一,是高品質發展之路的助推引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數字經濟正逐漸成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向未來,我們要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國發展數字經濟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對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築國家競爭新優勢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以數字經濟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快捷流動、市場主體重構組織模式、各類市場主體加速融合,實現跨界發展,打破時空限制,延伸産業鏈條,暢通國內外經濟迴圈。因此,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有利於增強區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從而推動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增強發展新動能。數字經濟打破了傳統經濟模式中存在的時空限制,降低了資訊的非對稱性與非完整性,以其特有的滲透率以及發展效率推動産業結構全面升級,縮短了産業鏈優化的進程。落後地區憑藉資訊追趕方面的後發優勢,可以憑藉低成本的資訊溝通與擴散實踐實現“蛙跳式”發展。數字經濟為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在第5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上發佈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顯示,2017年到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27.2萬億元增至45.5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3.6%,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從32.9%提升至39.8%。雖然目前依然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和不規範等問題,但隨著傳統發展模式的轉變,區域發展的動能不斷增強,短板弱項持續補齊,我國數字經濟治理水準正在顯著提高,逐漸走出一條高品質的發展道路,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奠定堅實基礎。
暢通經濟大迴圈。生産、分配、交換、消費是經濟活動的四大要素。各要素環節暢通,以生産促進消費,以消費促進生産,是整個國民經濟有序運作的前提條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活動需要各種生産要素的組合在生産、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從而實現迴圈流轉。”數字經濟以其高速成長、高能擴散和高效影響的優勢推動了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刻變革。進入新時代,我們必須加快建設以5G網路、全國一體化數據中心體系、國家産業網際網路等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雲網融合、智慧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慧化綜合性數字資訊基礎設施,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資訊“任督二脈”,以數字促迴圈,以迴圈謀發展。
以數字經濟發展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由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係和內在聯繫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數字經濟通過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貫穿了經濟發展的各領域,不僅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是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的有力支點,日益成為加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
激活經濟增長新動能。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據資源成為了關鍵的生産要素,帶來新産業的涌現,也實現了産業在空間上的重新佈局,為欠發達地區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逐漸成為現代化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傳統生産方式中,地理環境、資源稟賦對生産力的發展産生了諸多阻礙,限制了做大“蛋糕”的可能性。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激發了新業態和新模式的全面發展。《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顯示,2017年到2021年我國數據産量從2.3ZB增長至6.6ZB,全球佔比9.9%,位居世界第二。大數據産業規模從2017年的4700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3萬億元,實現快速增長。可以説,數據對提高生産效率的乘數作用不斷凸顯,成為最具時代特徵的生産要素,其爆發增長、海量集聚蘊藏了巨大的價值,為智慧化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提升傳統産業新發展。數據對傳統生産方式變革産生了重大影響。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成為經濟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而數字經濟以其強大的創新性、流動性和共用性對傳統産業進行了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實現了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並聯”發展,提高了全要素生産率,對經濟發展起到了放大、疊加、倍增的作用。在實踐中我們必須堅持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協同推進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構建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數字經濟推動構築國家競爭新優勢
數字經濟事關國家發展大局。當今時代,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先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重點領域,是抓住先機、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的必然選擇。
提升核心競爭新能力。數字經濟激發了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的發展,推動了技術、模式、業態的多維升級,是我國構築國家競爭新優勢的強勁動力。縱觀歷史,歷次技術革命都極大地促進了生産力發展,也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數字經濟一方面與實體經濟廣泛融合,在成本、效率、品質、範圍多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有效打破了時空阻隔,提高有限資源的普惠化水準,極大方便了群眾生活,為整個社會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物質産品和社會財富,讓廣大人民享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另一方面,數字經濟引發市場規則、組織結構、信用關係、産權制度、激勵機制等方面發生根本性變化,激發制度體系與治理方式的持續創新,培育在發展中規範、在規範中發展的新常態,以數字經濟構築國家競爭新優勢。《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顯示,我國5G實現技術、産業、應用全面領先,高性能計算保持優勢,北斗導航衛星全球覆蓋並形成規模化應用;晶片自主研發能力穩步提升,國産作業系統性能大幅提升;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量子資訊等新興技術躋身全球第一梯隊;2021年,我國資訊領域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量超過3萬件,比2017年提升60%,全球佔比超過三分之一。
促進國際廣泛合作。進入新時代,世界各國日益成為一個相互聯繫、相互依賴、共同運動的經濟有機體,而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其不僅開拓了國際合作的廣泛空間,發展成為世界經濟合作的重要橋梁和紐帶,而且極大地推動各國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助力實現互利共贏。目前我國倡議發起並加入《G20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全球發展倡議》等國際合作協定,深入參與數字經濟國際規則制定,在技術、標準和應用方面與有關國家開展交流合作,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我們要把握數字化發展新機遇,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頂層設計和體制機制建設,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