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雙創”推動農耕文明現代化轉型
作者:周其森(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山東省委黨校基地研究員,山東省委黨校中國農民思想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在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尤其需要從悠久的農耕文明中尋找信心和智慧,推動農耕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總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中華文明根植于農耕文明。農業作為中華民族産生、繁衍和發展所依賴的第一産業,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衍生出光輝燦爛的農業文化,形成了以土地倫理和糧食道德為核心的農耕思想。這不僅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而且為破解部分現實社會難題提供了歷史鏡鑒和文化密碼。
傳統土地倫理和糧食道德是圍繞農業生産而形成的一系列對自然開發和利用的基本規範,可以概括為人與土地的關係、人對糧食的態度。主要包括人對土地的開墾、利用、保護,以及對糧食的生産、存儲、使用的態度等內容。其中,土地倫理蘊含著人與土地最初的關係和相處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天人合一、萬物和諧、合理利用、共生共榮等基本理念。在土地倫理的支配下,形成了重視稼穡、珍惜糧食等一套糧食道德,這是農耕思想文化的核心內容和根本體現。在農耕思想文化的引領下,中國農業經歷了原始農業、傳統農業、近代農業,一步步走向現代農業。
重塑土地倫理和糧食道德,可以為解決現實社會問題提供思路和啟示。在當今,傳統的農業社會發展方式受到猛烈衝擊,經濟粗放式發展帶來的後遺症逐漸顯現,其表現為:人對土地的態度開始變得冷漠而單一,基本農田“上山下灘”、耕地撂荒等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短期效益的現象屢屢出現。這些問題的出現都與優秀傳統農耕思想的失落有關,構建新型土地倫理和糧食道德體系,將為解決土地保護、糧食安全等重大現實問題,回答“誰來種地、怎樣種地”的難題,提供倫理視角的破題思路。
土地倫理和糧食道德的構築是一個複合型系統工程,主要包括:以惜地愛糧為核心的農耕人文精神和以精耕細作為核心的農業生産傳統的恢復和弘揚;以保護、利用、發展為體系的新型人地關係的農業道德規範構建與完善;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為基本內容的農業生態文明建設;以農業科技現代化為核心的農業生産方式的創新和發展;以多元化土地價值和糧食價值觀念的培育和形成為核心的現代農耕文明新優勢構建;多層次土地可持續利用和糧食安全生産經營保障體系的建立;等等。
實現上述目標的基本路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通過科技助農提升當代農人科學素養建構,推動農業高質高效發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行業。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只有掌握在具有科學素養的農業人才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才能實現農業科技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和利用。
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發展理念構建,推動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方面,農村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人文稟賦。農業的基礎性文化地位,配合新時代農耕文明所形成的現代化的治理理念和手段,將大大提升農村治理水準,以安居樂業為基本標誌的新農村的魅力必將大大加強。
通過以感恩土地、珍惜糧食為核心的農耕情懷培育,推動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農耕文明現代化轉化離不開愛農情懷的滋養。傳統社會農民的社會地位並不低,中國人向來對於從事“辛勤勞作”的莊稼人心懷敬重。在這種情懷基點之上,中華民族形成了以“土地情結、糧食情結、故鄉情結、自然情結”為本體的情感共鳴點和民族文化密碼。新時代的土地倫理和糧食道德重建,必將重新唱響“人生天地間,莊農最為先”的古老聲音,古樸恬靜、閒適安逸、幸福美好的新時代農耕文明生活方式必將成為無數人的追求和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