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向培育創新集群持續發力

2022-07-19 09:36: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論壇】

  作者:譚笑(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副院長)

  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使其成為原始創新和重大産業關鍵技術突破的源頭,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基礎平臺,是“十四五”時期的戰略舉措。目前,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北京懷柔、廣東深圳四地已先後被批准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從國家層面依據城市已有人才、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優勢佈局大型科學研發中心,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首先,人類社會生活前所未有地依賴和期待科技創新。人類花了200萬年發展到10億人口,然而從10億到20億卻只用了120年,繼而到30億隻用了35年時間,後續突破時間越來越短。這些數據説明社會和經濟生活正以指數級速度不斷擴張,因為與人口增長直接匹配的是人類所需的食物、能源、教育等方面的超線性增長。在每一次突破中,支撐開放式指數級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就是科技創新。從歷史的統計規律看,整個人類的創新週期在不斷加速,突破性的成果越來越快地誕生並改變世界。一方面,世界整體的生活水準越來越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越來越強;另一方面,人類社會所面臨的氣候問題、能源危機等都需要從創新中找到解決方案。因此,科技創新成為每個大國的中心發展議題。

  其次,全球科技競爭前移到基礎科學領域。近幾年來,“卡脖子”技術成為社會的熱議話題,並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科技創新上的緊迫感。然而“卡脖子”技術只是一系列深層問題所折射出的現象,技術研發難題反映的在基礎科學研究上的差距。創新週期加速,意味著範式轉移也在加速。下一個顛覆性技術和産業突破具體在哪個領域發生、何時發生,這些問題的不確定性隨之增加。這使得科技競爭更加白熱化,但同時也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遇。把握先機的要領在於基礎科學上的發力,知識上游的優勢地位才能水到渠成地引發技術端的勃勃生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著力點正是加強“從0到1”的基礎研究,開闢新領域、提出新理論、發展新方法,從而爭取由我們來引領下一波技術和産業的新浪潮。

  再次,科學技術研發的面貌也有了新的特徵,需要國家層面集中謀劃。20世紀下半葉開始,現代科學基本進入了大科學時代。“大”在於難題的攻克需要更廣泛的合作,科學研究所依賴的儀器裝置也需要鉅額投資。科技前沿的研究對象已經遠遠超出常規尺度和環境,需要更大型的科學裝置來向微觀和宇觀層面深入發展、人工模擬更極端的環境。北京懷柔科學中心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等就是實現這些功能的“大國重器”。大型科學裝置雖然旨在解決基礎研究問題,但由於其設計、建造眾多環節中都需要攻克技術難關,通常帶來大量技術溢出現象。同時大型科學裝置昂貴稀有、對一流研究來説不可或缺,這使得它成為吸引世界頂尖人才的重器。建造、運作和維護科學裝置所需要的團隊工作也成為培養青年後備隊伍的絕佳練兵場。

  最後,可持續的創新生態的培育對城市和國家發展而言尤為可貴。政府有意識地引導形成創新集群,直至其內部産生強大的自組織能力,是培育創新生態的有效方式。創新集群中多學科、多主體交叉融合匯聚不斷加速,可以激發從基礎研究、技術轉移、産業對接全網路的活力。以北京懷柔科學中心為例,其中容納了企業、大學、科研機構、地方政府、仲介機構等多個主體,橫跨物理、化學、航太、資訊等多個不同學科。空間上的集聚除了形成規模優勢,還將直接增加人員的面對面互動,這種交流不僅有利於顯性知識的流通,更重要的是,它是頂尖研究所需的隱性知識傳遞的必要條件。隱性知識包含科學家靈感的産生、新思維的碰撞、價值取向的選擇等等,是創新的點睛之筆。

  期待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未來能從硬體、軟體兩方面推進國家創新。在硬體方面,以大型科學裝置為中心,吸引一流人才,集中資源重點投放;在軟體方面,通過創新集群培育創新生態,從而以文化形態融入城市基因,形成更長遠、更堅韌的競爭力。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