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走自己的路”體現歷史邏輯和現實要求

2022-07-04 11:28: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作者:孫來斌(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

  《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黨百年奮鬥得出的歷史結論”。這一重要論斷,深刻總結了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積累的寶貴歷史經驗。強調“走自己的路”,體現了深刻的歷史邏輯和強烈的現實要求。

  堅持“兩個結合”,走好適合自身特點的路

  歷史經驗表明,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深刻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毛澤東同志創造性地解決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開闢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新中國成立後,面對新的國際國內形勢,毛澤東同志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對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艱辛探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同志基於歷史經驗和現實需要,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號召。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開創、堅持、捍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這片廣袤大地上繪就了人類發展史上波瀾壯闊的壯美畫卷,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回顧黨的歷史,正是由於堅持“兩個結合”,我們才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新征程上,我們必須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始終堅持“兩個結合”,堅持走自己的路,堅定不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堅持獨立自主,走好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路

  獨立自主是中華民族精神之魂。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憑藉頑強鬥爭,付出巨大犧牲,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繼續發揚獨立自主的探索和實踐精神,迅速改變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改革開放後,我們在重視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利用外部資源的同時,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自己來處理,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我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和超大市場規模的社會主義國家,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依靠自身的力量、利用好本國的資源。新征程上,我們只有立足自身優勢,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才能任由國際風雲變幻,始終充滿朝氣生存和發展下去。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徵是實現高水準的自立自強。當然,強調自立自強,絕不意味著搞自我封閉。我們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繼續提高對外開放水準,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決議》指出,“只要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虛心學習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又堅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信邪、不怕壓,就一定能夠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始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堅持開拓創新,走好前人沒有走過的路

  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中華民族能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頑強生存和不斷發展,靠的就是革故鼎新、求變圖強的創新精神。歷史經驗表明,只有從國情出發,勇於開拓,敢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才能收穫別樣風景。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堅持走適合自身特點的路,堅持走獨立自主的路,最終走出了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推進改革開放,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開創性探索,既找不到現成的教科書,也沒有現成道路可循,必須在實踐中求真知、摸規律。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鬥得出的歷史結論。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歷史和實踐已經並將進一步證明,這條道路,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夠走得穩、走得好。越是偉大的事業,越充滿艱難險阻,越需要開拓創新。新征程上,我們只有以更大的決心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才能更好地把握歷史機遇、贏得戰略主動,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強大活力和動力,創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跡。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