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

2022-07-04 09:14: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論壇溫故】

  作者:王曼倩(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週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引用了《管子》中的話“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一切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標誌”。

  習近平總書記一貫堅持、反覆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近日,《求是》雜誌刊發了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堅定不移走中國人權發展道路,更好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堅定不移走中國人權發展道路,更好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其中,總書記還引用《禮記》中孔子關於為政的名句“古之為政,愛人為大”,用以強調中國歷來重視對人的尊重和關懷。

  尊重人和關懷人是定國安邦的堅實基礎。中國傳統文化很早就開始發現人的價值,尊重人作為自在主體的道德資格,並將“愛人”與國家的合法性聯繫起來。《孝經》記載,孔子曾説“天地之性,人為貴”,儒家一直將人視為最為寶貴的。《尚書》雲“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説明人具有精神性和智慧性,是天地萬物之間最高貴的生命。荀子指出“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人具有德性獲得了尊嚴因而高貴。尊重人的價值對中國傳統政治觀念産生了深刻影響。西周時期,“天民合一”的天命觀將民心向背視為天意的展現,為政者必須對民意民心具有敬畏之心。《尚書》雲“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中國的祖先很早就意識到,不能輕視人民,人民是國家的根基,只有根基牢固,國家才能安定。朱熹在給《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作注時説“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只有重視民心、民意,體察民情、推行仁政,國家才能穩固。

  尊重人和關懷人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內容。尊重人的價值必然要求關懷人的福祉,中國傳統文化一直強調愛民濟眾是治國的重要內容,注重養民、富民,矜恤弱者。仁者愛人,弟子樊遲曾向孔子問仁,孔子回答説“愛人”,可見“愛人”是對仁的直接詮釋。“愛人”就是愛自己、愛他人、愛大家。孔子將“愛人”放在為政之首,對治國提出愛民濟眾的政治道德要求。在治國策略上,要注重養民、富民,重視民力。荀子説“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管仲説“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只有國民富裕,國家才能強盛。理學家程頤説“為民立君,所以養之也。養民之道,在愛其力”,養民才能民力充足,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

  尊重人和關懷人最重要的是躬行踐履。尊重人和關懷人不是抽象的空洞理念,而是需要身體力行的道德實踐。孔子提出“仁”,闡發的是做人的道理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克己復禮為仁”,人只有通過約束個人私欲的德性自覺和實踐努力,才能實現仁愛。具體而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以自己之心體諒他人之心、實現愛人與愛己的和諧統一,是仁愛的實踐方法。“仁”首先是內在於人的道德品質,要從自身開始實踐。孟子説“仁,人心也;義,人路也”,按照禮的規範行事、有所取捨是人在道德修養上的實踐路徑。“仁”更要求為政者把仁愛普惠于天下民眾,在政治實踐中實現天下大同。《禮記》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追求實現人人友愛互助、家家安居樂業,沒有差異、沒有戰爭的大同世界是實踐“仁”的最終歸途。孟子説“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如果為政者落實愛民、養民,使百姓獲得生存資源,接受教育,安定地生産、生活,就能統一天下,誰都抵擋不了。

  呵護人的生命、價值和尊嚴,始終是中國傳統治國為政的高尚追求。然而,這些治國理念和美好願望卻沒有轉化為人人享有的人權。在封建傳統下,古代先賢將對人的尊重和關懷寄託于君主和少數為政者的道德操守,殊不知離開了民主和法治的保障,人權也終將失落。人權不是裝飾品,而是需要不斷實踐的。在追求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道路上,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順應時代潮流、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不斷實現生存權、發展權和其他各項基本權利。在新征程上,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不斷推進我國的人權事業發展,中國人民一定能把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