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2022-07-01 09:15: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論壇溫故】

  作者:董冰(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副教授,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山東省政德與廉潔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6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把握時代潮流 締造光明未來》。文中指出:“‘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才是人間正道。我們要堅持開放包容,拆除一切阻礙生産力發展的藩籬,引導推動全球化健康發展,讓資金和技術自由流動,讓創新和智慧充分涌現,匯聚世界經濟增長合力。”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出自秦朝李斯的《諫逐客書》。其大意為:正因為泰山不拒絕微小的山石顆粒,才能變得如此高聳;河海不挑揀一條條細流,才能變得如此深廣。其深層的文化意蘊是,中華文化及其思想的發展從未走向文化獨斷和排他,反之,在多種文化的交流、碰撞、 借鑒、吸納和融通中,以開放包容見長的中華文化得以不斷豐富,更加博大深邃、生生不息。中華文化開放包容的精神品格並不獨見於思想學術領域,而是展現在中華民族的生産生活方式、內政外交國防、政治經濟社會生態等諸多領域,是中華文明原生的文化品質。其內涵主要包括:

  “天下一家”的整體觀。我國自古就孕育了“多元一體”的政治文化格局,追求一體與包容多元形成完美張力。古人對天下的理解極為宏闊,“普天之下”包括一切可及和不可及之處,且天下無外,是一統寰宇的超越性概念。《禮記禮運》集中論述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提出“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的思想,認為聖明的人視天下人為一家,並能消除隔閡使天下人和睦相處、團結一致。中華文化“天下一家”的整體觀不是尋求地理空間上的開疆拓土,而是通過宣德懷柔、“修文德以來之”、以文“化成天下”,形成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道德和價值認知,消解對“他者”的仇視和敵對,構築“天下為公”“協和萬邦”的文明型倫理秩序結構。

  “厚德載物”的人文精神。中國傳統文化以天地為最大,天地相合則生育並包容萬物。天道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地道坤厚,胸懷寬廣、厚德載物。《尚書君陳》曰:“有容,德乃大。”厚德為大德,有大德就有對天下萬物的包容,德之厚重指向對人與事多樣性、差異性的認可和尊重。《道德經》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子認為,幫助他人而不與其相爭是最高的德性。孔子主張“仁者愛人”“泛愛眾而親仁”,愛人就是寬恕、包容他人。《論語裏仁》記載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儒家忠恕之道以忠誠、寬容為底色,不把個人的意志強加於他人、他物,而是順應他人、他物的本性“立人”“達人”。以厚德為價值內核和道德支撐,賦予了開放包容精神最大的善意和誠意。

  “和而不同”的辯證智慧。孔子在《論語子路》中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尚“和合”,反對同流合污、無差別的茍同。我國早在西周時期就有“和”的概念,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可見,“和”是不同事物相互調適達致平衡、均衡之態,不同事物相輔相成才能相生相長。那麼,不同的事物如何相互對待呢?中國傳統文化的辯證智慧無疑是精妙的。《中庸》雲:“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周易係辭下》曰:“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禮記樂記》更是主張:“同則相親,異則相敬。”天下萬物各有其本性及生存的權利,理應和平相處,如果存在共性,就增加相互之間的親切感;如果不同就接受差異、相互尊重,最終實現相容並蓄的和諧狀態。

  古老的開放包容精神使中華民族在數次民族大融合中不斷壯大,使中華文化在歷次與外來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斷繁盛,並形成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全球性挑戰持續增多,單邊主義、霸權主義等甚囂塵上。習近平總書記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將開放包容的文化理念用以指導處理國與國的關係。他多次向世界傳遞中華文化“貴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寬容品格,倡導不同國家理性處理本國文明與其他文明的差異,強調“堅持求同存異、取長補短,不攻擊、不貶損其他文明”,堅持攜手共進、互利共贏,在新形勢下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竭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向全球提供公共産品等,使中國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廣泛支援和贊同,在推動人類和平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展現出了負責任大國的作為和擔當。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