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梅州:油茶樹成農民致富“搖錢樹”

  時間:2011-09-26 14:30    來源:南方日報     
 
 

  今天,全國油茶産業發展現場會在梅州召開。筆者日前在梅州欣喜地發現:全市油茶種植面積從2004年的17萬畝擴大到57萬畝,其中投産面積30萬畝,年産茶果5萬噸,産值4億多元,油茶産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日益凸顯,成為推動梅州綠色崛起、科學發展的重要生態富民産業。

  更值得一提的是,梅州有10家油茶企業被評為省級林業龍頭企業,新大地油茶深加工、興寧樹人良種油茶種植示範項目及油茶綜合加工利用、長榮20萬畝油茶種植與5000噸油茶系列産品加工項目、鴻利豐20萬畝軟枝良種油茶種植建設項目等4個油茶項目入選廣東現代農業項目100強;梅州被國家確立為“韓江上游油茶、茶葉産業帶”;興寧市、平遠縣被授予“中國油茶之鄉”,平遠縣被列為“油茶豐産林國家林業標準化示範區”。目前,梅州建成大型現代化油茶加工廠4間,精製山茶油年生産能力1.7萬噸。建設了年産500噸茶皂素生物農藥及6萬噸茶粕有機肥生産線。梅州油茶産業鏈已形成幾十個産品,有力地推動了梅州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也為國內同行做出了先行表率。

  每年3000萬財政扶助

  建立激勵機制

  “我公司自2009年種植油茶以來,市、縣兩級政府已經給了我們每年每畝40元撫育補助資金、貸款貼息、油茶苗補助。除了市縣補助外,還能享受韓江上游油茶、茶葉産業帶國家財政補助資金。”廣東長榮林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姜貽武介紹,公司種植了油茶1.8萬畝。

  據介紹,梅州市栽種油茶有悠久的歷史。20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經歷了兩次發展高潮,但均以本地品種紅皮球形等普通油茶為主,結果遲、産量低、效益差。20世紀80年代初期,梅州市引進了我國第一個正式推廣的油茶良種——廣西軟枝油茶,但由於一家一戶經營、管理粗放,而且油茶加工是作坊式的傳統工藝,沒有解決好油茶深加工和銷路問題,油茶效益始終沒有發揮出來,油茶發展極其緩慢。到2004年,全市保存油茶林面積17萬畝,只佔商品林的0.67%,其中相對集中連片的有10.5萬畝。

  2005年,梅州市委、市政府經過充分論證,認為油茶生長週期長,生態功能強,大力發展油茶産業是實現林業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最佳切入點和載體,大有可為,決定大力發展油茶生産,成立油茶産業發展領導小組,統籌、指導全市油茶産業發展工作,並專門制訂了《梅州市油茶産業發展規劃》(2008年-2020年)。同時,還成立了油茶産業項目專家組,負責提供技術指導、政策諮詢、協調溝通等服務。林業部門還專門編制了《油茶栽培管理技術》,供廣大油茶專業戶參考。同時,注重發揮油茶協會等組織在加強行業協作與交流,培育和規範油茶産品市場,開展技術推廣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從2005年起,市、縣財政每年都安排一筆專項資金,重點用於扶持油茶林基地造林、低産林改造、良種繁育及新品種新技術培訓示範推廣、科研項目建設。對被認定為龍頭企業的油茶種植或加工企業給予獎勵,並優先辦理林業項目貼息貸款,極大激發了群眾發展油茶的積極性,全市油茶種植面積穩步增長。6年來,全市用於油茶産業發展的財政補助資金共計1.91億元,平均每年3000多萬元。

  企業與農民互利共贏

  龍頭企業帶動

  “通過自建及合作的方式種植高産油茶林1萬多畝,帶動周邊地區種植油茶2萬多畝。”廣東新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運江對筆者説。

  據了解,梅州積極發揮廣東新大地公司、梅州市潤源實業公司、興寧市銘峰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廣東祥旺農林科技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以雙贏理念促進農民脫貧增收,堅持做大龍頭企業與帶動群眾致富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油茶産業發展模式,在集中優勢資源,扶持一批油茶産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引導油茶加工企業和農民結成互利共贏的共同體,如通過公司與種植戶簽訂合同,並在合同中明確收購保護價格、種苗供應和技術服務等,既解除農民賣果的後顧之憂,又為公司獲得充足的深加工原料、實現更大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梅州市油茶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的模式主要有“大戶帶農戶”、“專業社”、“公司+基地+農戶”等多種發展模式,起到了促進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産要素向油茶産業集聚,提高油茶生産經營水準和經濟效益的效果,全市涌現出一批適度規模經營、集約化管理、效益顯著的油茶生産基地。

  廣東新大地公司的“公司+基地+油茶專業合作社+承包人+農戶”的模式,由公司負責基地的開發與建設,油茶專業合作社和承包人負責基地的經營與管理,産權歸公司,産出歸經營管理者。農戶在獲取山地租金的同時還參與分配基地經營利潤,公司則通過産品精深加工、提高産品附加值的方法獲取收益。

  梅州市潤源實業公司通過油茶豐産林基地的示範帶動,調動了周邊林農種植油茶的積極性,帶動周邊鎮500多戶農戶種植油茶共4000多畝。位於五華縣橫陂鎮的廣東天潤有機油茶産業園在自身種植8000畝的基礎上,發動134戶農民種植油茶近2000畝。興寧市銘峰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發展油茶基地,幫助解決周邊近500戶村民實現就近就地就業。廣東長榮林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了油茶1.8萬畝,帶動800多戶種植油茶6000畝。

  “我種了10畝油茶,頭5年的總投入大概需要2萬元,5年後進入豐産期,産值預計每年可以達到2.5萬元。進入穩産期後,每年管理成本只用兩三百元,僅油茶這一項,我家每年可以凈賺兩萬多元,我還可在油茶山上放養山地雞。”興寧市羅浮鎮一位農戶對筆者説,油茶粗生易管,每年只要撫育兩次,花不多的勞力就可以獲得比種田還高的收益。

  在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下,全市共有2920戶農戶從事油茶種植、加工,其中種植500畝以上的大戶有220戶,種植萬畝以上的有5戶,千畝以上的有63戶,昔日默默無聞的油茶樹已成為廣大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搖錢樹”。

  産品附加值提高10多倍

  延長産業鏈

  “油茶一身是寶,目前梅州油茶已經研發出包括高山茶油、山茶油維E膠囊、山茶籽洗髮露、山茶籽沐浴露、美白護膚山茶油、嬰兒護膚山茶油、純天然洗潔液、茶皂素、茶粕、生物有機肥等在內的數十種産品。”廣東新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運江介紹。

  談起油茶,自然就會想到茶花。在梅州市平遠縣長田鎮長田村,廣東新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一個“曼陀山莊”茶園,園中集世界各地的名貴茶花400多種,也有賞心悅目的“曼陀十八景”,成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更令人叫絕的是,新大地和中山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合作,就一個油茶,竟然能加工出幾十個副産品。

  據介紹,梅州從剛開始發展油茶産業開始,就確立了“龍頭帶動、加工先行”的發展思路,堅持發展精深加工,走産業化發展路子。在具體操作上,堅持以高標準油茶生産基地為依託,大力扶持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積極引導企業延伸油茶産業鏈,做到建廠與種植同步規劃,從縱橫兩個方向加快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步伐。採取“校市合作”、“校企合作”等模式,鼓勵支援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術推廣部門建立長期穩定的協作關係,先後簽訂了合作共建國家林業局油茶研發中心梅州分中心、省級油茶良種繁育中心等協議。通過走産學研、林科教一體化的路子,實現了對茶殼、茶餅和茶粕等加工附加物的開發利用,研發製造了洗滌、化粧、保健、肥料等系列深加工産品,不斷延長産業鏈,附加值提高10多倍。

  政府相關部門積極指導企業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的要求種植、撫育,採用先進的生産工藝和技術,加強對品牌油茶産品的監督,教育引導企業珍惜品牌,穩定産品品質,自覺維護品牌形象。支援油茶龍頭企業積極參加國內外農業博覽會、展銷會、訂貨會,舉辦油茶産品專題宣傳推介會等活動,開拓油茶産品的市場空間,確保梅州油茶獨特優良的品質,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更高的知名度。目前,梅州通過現代農業的轉型,油茶産業鏈已日漸成熟,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品牌效應,為國內現代茶油行業的發展做出先行表率。

  油茶一身是寶

  ■連結

  油茶與油棕、油橄欖和椰子並稱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樹種。以油茶為原料生産的茶油,是我國南方數省特有的優質食用油,自古有“油中珍品”之稱,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遠遠高於菜油、花生油和豆油;與橄欖油相比,茶油維生素E含量高一倍,並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質,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因而有“東方橄欖油”的美譽。美國衛生研究院營養合作委員會主席西莫奧普勒斯博士稱茶油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聯合國糧農組織已將其作為重點推廣的健康型高級食用植物油。梅州是廣東省最早踏足茶油行業的地區之一,近年來梅州高山茶油通過産業化進程,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健康油行業市場中形成了良好的品牌競爭力。

  油茶一身都是寶,生産茶油的剩餘物——茶枯餅中提取的茶皂素,可廣泛用在日用化工、印染、造紙、化學纖維、紡織、農藥等領域。油茶是一種長壽樹種,具有一次種植多年受益的特點,穩産收穫期可達80年以上,是名副其實的“鐵桿莊稼”。油茶四季常綠,根系發達,枝葉繁茂,花大而美觀,耐乾旱瘠薄,適生範圍廣,生態效益顯著。

  梅州油茶,生態農業工業化樣本

  後端引領前端 加工種植互利

  油茶,又叫茶子樹,其主産品是茶油。據專家介紹,茶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遠遠高於菜油、花生油和豆油,被譽為“東方橄欖油”。茶油的維生素E含量,甚至比橄欖油還高,並且還含有特定生理活性物質山茶甙,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長期食用對於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等心腦血管疾病具有較好的保健作用。聯合國糧農組織已將茶油作為重點推廣的健康型高級食用植物油。

  梅州市栽種油茶有悠久的歷史,但由於油茶加工是作坊式的傳統工藝,沒有解決好油茶深加工和銷路問題,油茶效益始終沒有發揮出來,油茶發展極其緩慢。2004年全市油茶面積僅17萬畝。

  2005年以來,梅州油茶産業快速發展,平均每年新增5萬多畝,目前已達到57萬畝,成為梅州近年來發展最快最好的農業主導産業。梅州計劃到2020年,全市油茶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年總産值40億元,建成全省重要的油茶種植、加工、供應、出口基地和全國重要的油茶研究開發中心,成為加快梅州綠色經濟崛起的重要支柱産業。

  近年來梅州油茶産業快速發展,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奧秘就是以扶持深加工企業為重點帶動油茶産業發展,其實質是用工業理念發展農業,用加工帶動種植。這種“後端引領前端”的發展模式,能夠有效提升種植油茶的效益,有效調動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使加工與種植相互促進。因為油茶加工問題解決了,茶籽價格堅挺,收益比金柚、臍橙等農産品更好,而且不愁銷路,農民的積極性當然高漲。因此,油茶産業不僅是生態産業,更是富民産業。也正因為此,梅州的油茶産業顯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由此可見,加工做突破,做長産業鏈,油茶亦為“王”。油茶産業推動梅州現代農業轉型,是梅州綠色經濟崛起的一個縮影,而梅州經濟轉型升級、生態農業工業化又是一條大有可為的發展路徑。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廈航為央企來閩投資營造良好環境       “海西”成中國央企投資熱土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