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2011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達67.3%

時間:2012-11-27 13:31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新疆建設小康社會進入加速期

  2011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達67.3%,比上年提高4.9個百分點

  2011年,新疆小康社會6大類監測指標的實現程度

  □數字小康

  ●小康社會實現程度包括6大類監測指標: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生活品質、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資源環境。

  ●2011年,新疆小康社會6大類監測指標的實現程度依次為:民主法制88.8%、社會和諧75.3%、生活品質68.2%、資源環境62.9%、經濟發展62.7%,文化教育53.6%。

  ●全國小康社會實現程度由2000年的59.6%上升到2011年的83.2%,新疆小康社會實現程度由2000年的45.3%上升到2011年的67.3%。

  近日,自治區統計科學研究所編制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計監測方案》測算,2011年,新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達到67.3%,比上年提高4.9個百分點,是2000年以來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年,比2000年提高22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

  2011年,新疆體現全面小康內涵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生活品質、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資源環境六大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發展勢頭良好。

  6大類監測指標的實現程度依次為:民主法制88.8%、社會和諧75.3%、生活品質68.2%、資源環境62.9%、經濟發展62.7%,文化教育53.6%。

  新疆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寧表示,在中央對新疆的大力支援、19省市援疆的前提下,新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現程度會一年比一年快。如果以年均增長5%計算,到2020年,新疆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是沒有問題的。

  王寧認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的各項指標中,新疆會有強有弱。比如在經濟發展、財政收入等方面,新疆的發展速度趕超全面,可是在民生建設、環境資源、文化教育等方面,屬於薄弱環節。在未來的發展中,如果更加關注薄弱環節,加大投入力度,到2020年時,才能穩紮穩打地建成小康社會。

  每人平均預期壽命72.84歲

  “生活品質”包括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恩格爾系數、每人平均住房使用面積和平均預期壽命等項監測指標,主要反映居民生活的發展變化。

  2011年,全疆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人為7131元,是2000年的2.4倍,實現程度47.5%;恩格爾系數為37.1%,比2000年下降8.3個百分點,連續3年達到預定目標;每人平均住房使用面積為18.4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9.5平方米,實現程度68.0%;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2.84歲,比2000年增加5.4歲,實現程度達到97.1%。

  民主權利滿意度達87.4%

  2011年,新疆在民主法制方面的實現程度為88.8%,比2000年提高30.8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提高2.8個百分點。

  “民主法制”包括公民自身民主權利滿意度和社會安全指數兩項監測指標。

  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公民自身民主權利滿意度達到87.4%,比2000年提高27.4個百分點,實現程度為92%;以2000年為基期,從社會治安、交通安全、生活安全和生産安全四個方面綜合來計算的社會安全指數,2011年實現程度達86.2%。

  經濟結構不合理制約經濟發展

  2011年,新疆GDP在全國排名第25位,增長速度排名第21位,經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仍然突出,三次産業結構的比例為17:50:33,與全國相比,第一産業比重高7個百分點,第二産業高3個百分點,第三産業低10個百分點。

  新疆三次産業的總體表現為一産不強,二産不優,三産不大,傳統種植業和服務業佔一、三産業的比重較大,工業內部結構不合理,反映自治區經濟發展活力的非石油工業、非公經濟、地方工業、中小企業儘管增速較快,但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仍然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中科研程度較低

  2011年,新疆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實現程度為62.7%,比2000年提高17.3個百分點。

  衡量小康社會實現程度的“經濟發展”,包括每人平均GDP、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GDP比重、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城鎮人口比重和失業率(城鎮)等五項監測指標,主要反映經濟發展水準。

  在這五項監測指標中,科研投入是新疆經濟發展方面實現程度最低的。

  新疆R&D經費支出逐年增加,2011年達到33億元,幾乎是2000年的10倍,但佔GDP的比重只有0.5%,11年來僅提高0.25個百分點,實現程度僅為20%,是經濟發展方面實現程度最低的一個指標。(本報記者 郭玲)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